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145 字 1個月前

第678章 星光台危事

九月十八日,晴。

天公作美,碧波如洗,萬裡無雲。

上午,虹口體育場內是一片人的汪洋,巨大的橢圓形看台上座無缺席,數萬人齊聚一堂,歡呼聲猶如海嘯般席卷,空氣中彌漫著躁動、激昂和喜慶的氛圍。

第五屆全運會正式拉開帷幕。

在莊重的音樂聲中,從首都傳遞而來的火炬,將虹口體育場一角花卉簇擁中的巨大銀色火炬點燃,火紅的炙熱的聖火熊熊騰空,將開幕式的氣氛推向了第一個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運會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舉辦。

李建昆留意到,附近看台上的魔都市民們,熱烈的表情中均帶有一抹驕傲。

是的,這樣的盛會,既然撞上,他又怎麼會錯過?費了番手腳,淘到一張看台票,此刻坐在南麵看台上的第七排,與魔都市民們共襄盛舉。

當朝氣蓬勃的青年男女,男的一身時尚的潔白裝束,女的穿著粉紅色的裙擺,抬舉著紅旗和國徽入場,現場的氣氛被推向第二個高潮。

無一例外,全場男女老少同時起身,向運動場上的“國之象征”行注目禮。幾萬人的會場中突然變得鴉雀無聲,而這種無聲中卻飽含著最大的敬畏與情感。主席看台上,有些外賓微微側頭和旁邊人小聲嘀咕著,顯然被這一幕給震撼到。

一直目送運動場中的隊伍消失不見,人們才陸續緩緩坐下。

歡快的運動進行曲再次響起,開幕式的節目開始上演,第一個的節目便迎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也讓在場的外賓們見識到什麼叫做“中國規格”。

隻見從體育場四麵八方的入口處,遊走進一條條五彩繽紛的長龍,他們很快占據了綠茵草坪上的大部分空間,以及外圍紅色塑膠跑道上的幾乎所有空間,整齊劃一,演出的人員雖多,但絲毫不顯淩亂。

這是一個數千人參加的大型表演。

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的任何地方,都難得一見。

李建昆眺望向主席台,看見外賓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臉上的表情隱隱都透出一抹震撼,那模樣似乎在說:噢,不愧是這個國家,人是真他媽多!

而想彙聚這麼多人同時表演一個節目,其複雜程度難以想象。

他們自然不知道,這些演出人員為此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和多麼多的汗水。

因為這一陣兒常待在虹口體育場,彩排的場景李建昆幾乎天天都有目睹,真的是太苦太累了,手腳被磨出水泡、血泡,那是基操,在魔都還未消散的盛暑下,每時每刻都有人暈倒。

但簡單的休息片刻,他們便以堅強的意誌再次上場,重歸隊伍。

沒有人喊苦喊累,隻有忐忑,忐忑不爭氣的身體導致他們被替換掉。

要知道,他們是沒有一分錢額外酬勞的。那份參與感和榮譽感,勝過所有。

這就是這個國家的凝聚力與精神氣。

平心而論,後世有也有,但沒有這麼純粹。

任何人身在這樣的場景裡,都難免心潮澎湃,李建昆也是一樣。隨著節目一個個上演,他也跟隨著周邊的市民們,歡呼到聲嘶力竭。

誠然,在經濟和科技都很落後的這個年代,開幕式的表演從視覺程度上講,遠不及後世——

幾架彩色的滑翔傘掠過天空,已是節目中比較炸裂的技術活兒。

這個節目叫作《藍天彩虹》。

但不知為何,心情就是很激動,就覺得賊拉精彩。

或許是八零年代的人們太容易滿足。

也或許是,當氛圍濃烈到一定程度,搞什麼節目已不太重要,或者說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

開幕式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到後麵歡呼的陣勢明顯不如先前強烈,倒不是後麵的節目不夠精彩,而是觀眾們的嗓子眼都嘶啞了。

“咳咳!”

李建昆在觀眾退場前,先摸回主席台後方的中心建築,否則一倆小時怕是擠不出來。嗓子雖然很不舒服,但一身血液卻是沸騰的。

來到機房,剛進門,林新甲一臉陰鬱地湊上來,遞過一份報紙。“他娘的,一點沒提我們!”

李建昆接過報紙掃向台頭,《文彙報》。一九三八創辦,魔都的主流報紙之一。

報紙頭版上自然是全運會開幕的消息,在副刊上有一篇新聞,標題為——“新型通訊產品服務於全運會”。

大致內容為:上海郵電通訊開發服務總公司攜手港城星光傳訊集團,推出新型無線電通訊產品——電子傳呼機,為第五屆全運會的通訊事業保駕護航。

並著重提及傳呼機主要運用在外賓接待事宜上。

“淡定。”李建昆望向林新甲,微微一笑說,“好事呀。”

“好事?”

“開幕式才剛結束,明顯是郵電他們自己的手筆,很不錯啊,這會成為一個誘餌,引其他媒體去挖掘傳呼機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挖呀挖的,還能不挖到咱們?”

聽李建昆這麼一解釋,林新甲眼神明亮,內心的鬱結一掃而空。

機房裡丁倫他們也咧嘴笑起來,心頭驀地冒出一個詞:大局觀。

他們看問題總是很片麵,這位的大局觀遠非他們可以比擬。

丁倫坐在操作台後麵,整裝待命,充當操作員,看看李建昆後,苦笑著說:“等一上午也沒等到一個信兒,不會等到外賓們走了,也不讓咱們BB一下吧?”

這事李建昆也沒個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