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條件堪憂(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985 字 1個月前

第670章 條件堪憂

鐵娘子衛生用品廠。

廠區內的水泥地上熱浪蒸騰,小三層的行政樓內廠長辦公室裡,又是一番陰雲密布的氣氛。

廠長張心梅和幾名骨乾管理都在,圍坐在一套紅漆木藝沙發旁邊,人均耷拉著腦瓜,有兩人甚至捂著頭趴在膝蓋上輕聲抽泣著。

每每一個月過去的時候,是她們很想遺忘又無法逃避的煎熬日子。

該發工資了。

全廠四百六十一名職工,多半都指著這份工資過活,現在大家也能體諒廠裡的難處,不再希冀額外補助,隻希望每月的基本工資能發到手。

可就是這二十幾塊,三十幾塊的基本工資,仍然愁得張心梅她們這群管理人員夜不能寐,常常被逼急的時候隻能無助哭泣。

她們終究隻是一群女人。

廠名叫作“鐵娘子”,並不意味著她們就是鐵娘子,隻是幻想著能成為那樣的女人,事實證明她們高估了自己的能耐。

每月一萬多元的固定支出,壓得她們越來越喘不過氣。

能試過的辦法全試過,可以借來的錢也全借了,她們逐漸意識到:廠裡的主營業務不行,搞再多的三產仍舊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彆哭了,我下午再去趟財政。”

“他們還能給咱們批錢嗎?”

“我去磨,我去求,我當叫花子向他們討。”張心梅悲愴說,她見不得職工們那渴望又失望的眼神。

而這裡麵還有更深層次的牽扯。

一個女人能不能賺到錢,將直接決定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她最不願去想象的是:職工們回到家,因又沒有拿回去工資,在家裡唯唯諾諾,得不到足夠的尊重。

然而這種事卻是清晰可見的。

自從廠子的經營每況愈下後,許多職工的精神狀態變得很糟糕,隔三差五還能看見有職工身上帶著傷痕。

比起目睹這些,張心梅寧願去“要飯”。

可令她十分痛苦的是,由於次數太多,現在飯都不一定能要來……

“咚咚咚!”

淺綠色油漆剝落嚴重的房門外,傳來敲門聲。

張心梅看向左右,一眾女管理趕緊坐好,眼淚婆娑的兩個狠狠拭擦眼睛。她們這種狀態,絕不能讓職工看見,否則當職工們知道連主心骨都撐不住時,廠子裡那最後一絲“努力自救,共渡難關”的精神氣也會泄掉。

等大家都調整好狀態後,張心梅才清清嗓子道:“進來。”

外拓的大將,副廠長許惠芬這個時間出現,著實令大夥兒有些詫異,現在應該是飯館最忙碌的時候,而那家小飯館,卻是廠裡現在最來錢的渠道。

更讓大夥兒同時睜大眼睛的是,許副廠長身後還跟著一群男人,這在她們廠可實在是稀罕生物。

麵對幾位同仁的疑惑,許惠芬擠眉弄眼說:“這幾位手上有個大生意,說是想找我們廠合作。”

“大生意?”

張心梅等人同時起身,作勢迎接,畢竟來者是客。

“多大的生意?”

“是款高科技產品,每部賣出去能有好幾百塊的利潤。”

“噝——”

辦公室裡霎時間倒吸涼氣的聲音不絕於耳。張心梅等人人均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與早前許惠芬的模樣如出一轍。

張心梅急忙邀請李建昆五人落座,無須交代,立馬有女管理去茶台旁倒茶。

倘若真是這樣,讓她們伺候大爺都行!

在她們最艱難的時候,迎來這樣一件事,豈止是雪中送炭?

“李先生,這位是我們廠的張廠長。張廠長,這位是特區華人電子工廠來的李先生。”許惠芬作為中間人,給雙方互做介紹。

短暫的相識下,她也沒對李建昆等人的身份完全弄清楚,這五人中似乎有內地的同誌,也有港城人。

簡單寒暄完,李建昆五人落座在木藝沙發上,張心梅和許惠芬陪坐著,其他女管理圍在一旁,這些阿姨們的眼珠子直勾勾盯在明顯為首的李建昆身上。

模樣五旬左右的廠長張心梅,皺紋深刻的臉上掛著笑容,迫不及待詢問:“李先生,您說的生意和產品具體是?”

在給她們看產品之前,李建昆認為有必要先給她們普及一下傳呼機的概念,不然這群大概率對無線電一竅不通的阿姨,隻怕BB機拿在手上都無法理解。

“各位想必對電話都不陌生,但是作為通訊手段,座機電話其實有明顯的缺陷和局限性。

“我舉個簡單例子,假如我現在從外麵打電話到貴廠,找張廠長,可張廠長不在廠裡,是不是意味著我暫時無法聯係上張廠長?”

阿姨們齊齊點頭,顯而易見的道理。

李建昆繼續說道:“我們這款產品,其主要特點就是彌補這種缺陷和局限性。簡單點來說,我們有個設備,可以隨身攜帶,當張廠長攜帶這個設備後,我再打電話給您時,即使您仍然不在工廠,無法通過電話直接聯係,但是這款設備會及時提醒您,通過警示音和簡單的文字描述。

“如果不是太過複雜的事情,能直接在設備上顯示出一段簡短的話,比如‘張廠長,晚上一起吃飯,錦江飯店,昆’。這樣不僅實現了在第一時間聯係到您的目的,還完成了信息傳達……”

阿姨們愣是給聽懵了。

神乎其技!

難怪許副廠長說是一款高科技產品。

果真如此的話,豈止是高科技?根本是一項神跡!

大夥兒腦子裡跟隨李建昆的講述,不約而同地幻想著那種場景……那可實在太方便了!

再也不存在緊急時候聯係不到人的情況。

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都將因此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