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古玩業現狀(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204 字 1個月前

第594章 古玩業現狀

京城的古玩市場自來有個傳統,古玩生意混合在日用舊貨買賣之中。

饒是以後聞名遐邇的潘家園,全名也稱作“潘家園舊貨市場。”

是的,以後。

這年頭,潘家園市場還不存在。

李建昆此刻站在東三環的一處立交橋底下,往左是潘家園,現在還是一片荒地,寥無人煙;往右叫沙板莊,同樣雜草叢生,不過豔陽高照下,裡麵人頭躦動,氣氛喧囂。

小王杵在旁邊,作為專業人士,向他科普起京城古玩的發展和市場變遷史。

70年代前,京城還沒有古玩這個概念。

到70年代末,位於天壇隔壁的龍潭公園,率先形成規模不小的鳥市,其間除了賣鳥之外,也開始賣老鳥籠、老籠抓和老鳥杠等。

一些清代和民國的精品鳥食罐,備受追捧。小王說一位老爺子告訴他,當時一隻乾隆青花鳥食罐曾賣出過五十元的高價,買主是港城人。京城老百姓自此有了古玩的概念,並很含糊地認識到其具備一定價值。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古玩生意從農村興起。

其中有一幕,李建昆和小王曾在地安門附近見識過:京郊等地的農民,用自行車馱上兩隻大筐,裝著十裡八鄉收來的老瓷器,十輛八輛結隊,半夜出發,往地安門、虎坊橋等文物商店送貨。

車隊來得早,文物商店還沒開門,門口排起長隊。在隊伍旁邊,常能看見幾個城裡人,與農民搭訕、閒聊。這是京城玩古玩的先行者。

當時文物商店收貨,出價很低,一對“三百件”瓷瓶在幾元至十幾元不等,收購條件也十分苛刻,稍有傷殘,就會拒收。門外的先行者則伺機過來談價,將農民賣不出去的貨截留下來。

所謂的“追大筐”時代。

屬於京城古玩市場的“史前期”。

其後越來越多人嗅到古玩的價值——多半人未必明白古玩的升值空間,隻是清楚現在有價值,市場上不缺買主。於是,隨著古玩的交易量攀升,京城逐漸形成幾個古玩市場,它們摻雜在蟲鳥舊貨之中,有些與小食菜攤為鄰。

條件所迫是一個因素,同時也有種打掩護的意思。

事實上多年以來,古玩的買與賣,始終處在一種非法與合法糾結不清的境況之中。

所以常能看見擺攤賣古玩的人,在地上鋪一塊布,上麵擺幾樣東西,一有風吹草動,將布的四角一抓,提起來便跑。

這屬於京城古玩的“開拓期”。

而眼下,則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發展期。

近年由於古玩市場愈發火爆,管理介入明顯,京城的古玩商突然來了一次“十字軍東征”,幾乎是集體向東,遷移到朝陽的沙板莊。

正是當下李建昆眺望的地方。

這片長滿雜草的荒地,即以後京城古玩城的原址。

這前後,距離沙板莊西北一箭之地的一片土坡上,也出現了一個市場,它就是以後潘家園市場的前身。

據小王介紹,過來的不僅有本地古玩商,還有不少外地人。他們提著筐,背著麻袋,多半逢周日前來擺攤。這麼多人參與,市場規模很快發展起來。

兩大市場遙相呼應,標誌著京城古玩市場發展到一個全新階段。同時,監管部門也從一味查抄,變成因勢利導,基本承認了市場的合法性。

“簡而言之,古玩的黃金時代要來了!”

王山河單手叉腰,另一隻手指向沙板莊的方向,意氣風發。

“要來不是還沒來麼?相信我,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隻要天下太平,越往後古玩的價值會越高,正兒八經的精品你可彆給賣了。”

平心而論,李建昆現在一點也不想賣古玩,隻想當收貨郎。

奈何山河說的開間鋪子,方便淘貨的話確實有些道理。

“放心吧,你舍得我也舍不得呀。”

“關鍵咱倆的標準隻怕不一樣。”

“你啥標準?”

“清朝以前的都不賣。”

小王:“……”

那乾個粑粑!

他就沒有收過清朝以後的玩意。甚至清朝的都不多,除非是大家出品,或者宮裡的物件。

這個標準真需要好好嘮嘮,兩人一邊談論,一邊向沙板莊裡麵走去。

這裡是真的荒,李建昆都沒有想到,距離朝陽中心街區才幾步路,竟然會有這麼荒涼的地方。

肆意生長的雜草中間,有條黃土路,純粹是人為踩踏出來的。通過這段路後,有一片相對平坦的地勢,上麵人流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