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劍指特區,風雲際會(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4945 字 1個月前

正月十五之前,李建昆一直在落實大隊發展基金的事。大隊為此還擴招幾個崗位。當然,沒有編製的那種。

他把自己過年帶回的錢,又跟二姐和山河湊湊,湊出十萬整,作為第一筆發展基金,存入大隊。

這筆錢可以支撐很多社員同時創業。

這年頭隻要敢乾,想虧都不容易,等第一撥社員掙到錢,發展基金的良好循環就形成。

正月十六,李建昆叫來黃河卡車,送小平安回縣裡。好巧不巧,路上遇到包拖拉機同樣進城關的李大壯家三口子,後鬥裡有包裹,人模狗樣的李堅強坐在一隻包裹上,臉色鐵青,也不知是被凍的,還是氣的。

清溪甸全員拒絕跟他出國後,據說他還去彆的地方努力過,比如他老母馮金蘭的娘家,但人們犯嘀咕啊,既然是這麼好的美差,為啥你們清溪甸沒一個人去?

不怪大家提防,這一家的口碑屬實不咋樣。

逢人能看出,李堅強眼裡現在根本沒他父母,李大壯和馮金蘭隻差沒喊他爹。就這麼個人,能指望他出國之後念及同鄉之誼,照顧你?

李大壯和馮金蘭自個心裡有沒有苦楚,不曉得。但在很多鄉親們看來,為人父母卻要反過來怕兒子、巴結兒子,實乃人生最大的不幸。

黃河卡車卷起一層塵灰,覆蓋拖拉機後,揚長而去,雙方都留意到對方,誰也沒打招呼。

李堅強抹滿頭油的頭發,大概率“吃”進不少灰,空氣中隱約傳來憤怒的咒罵。

李建昆無所吊謂地打個哈欠,又不掉塊肉。來到城南大哥家後,他偷偷塞給嫂子符巧娥一千塊錢,囑咐她要把小平安養得白白胖胖;完了和彪子一起,去養豬場逛了一圈。

養豬場的規模擴大不少,按照這個趨勢,往後很難講是“縣味精廠的養豬場”,還是“縣養豬場的味精廠”,絕對有人傻傻分不清。

正月十八,小王上門來請李建昆去他家吃飯,老王下的邀請。

實際上初五已經吃過一回,彼時不老少人,王家好多親戚在。這一頓人員倒是簡單,隻有老王家的三口半和李建昆。

酒足飯飽後,王秉權把李建東拉到二樓客廳,端茶遞煙,谘詢起變賣家當、到京城置業創業的可能性。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老王兩口子隻有一個獨苗兒子,顯然動了心思想跟著兒子走。

李建昆的意思是等兩年,如果到時候他主意不改,會幫忙安排。小王和魯娜也不急於結婚,反正要睡也能睡……

正月二十,在半個大隊的送行中,李建昆和二姐告彆離家,在鎮上與小王、魯娜彙合,四人正式返京。

京城。

時節臨近三月,卻一點沒有春天的氣息。

清溪甸已經穿不上厚衣服,這裡還得棉猴、狗皮帽,棉手套齊上陣。

李雲裳回京後,火急火燎籌備小酒館營業,現在不僅為賺錢,更有一種責任,怕熟客們等急。

小王和魯娜去二環裡的魯家小住,畢竟春節不在,高低要彌補一下。

李建昆續上年前躁動的搞錢的心,休整一日後,開始巡視自個在京城的商業版圖,先到暫安小院,大環境還是那樣,得繼續熬;又到龍牌刀具廠,春節裡,三家經銷商果然全來進過貨,貨量都不小,廠子不跨越式的提高產量,甚至都不需要發展其他客商。

這事自然落在林敬民頭上。

老林雖說是個半道出家的管理人才,架不住現在生活裡除去兒子,再無其他掛念,一天至少十六個小時趴在工作上,一心想把廠子乾好,也想給兒子攢個好前程。

“難神”也怕有心人!

最後到中關村。

這邊現在可有點熱鬨,大街上有人在搞測量,一些工程機械開過來,停在馬路兩旁;沿街的一些地方,有建築單位的人拿著圖紙探討。

比街道辦的工程更快的,是李建昆和陳春仙的“中關村科技大樓”項目,在中關村大街中段位置,已經破土動工,目前在打地基。

李建昆湊近瞅了瞅,這年頭做事,還不興豆腐渣工程,一洋鎬下去準一個坑,那叫一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