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搏與不搏(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523 字 1個月前

省城來的幾位工商界同誌,找李建昆的原因很簡單,符合咱們的特色——

拉關係,走後門。

現在正處於經濟倒春寒時期,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去年他們獲知消息,曾兩度前往京城,第一次,隻取三個名額,反正他們全沒趕上趟。

第二次,像輕紡一廠的老賈同誌,當時是在場的。三百萬的競價嚇得他直打哆嗦……

後來下麵反應到省裡,說戳舞台上一個人Hold住全場,賊拉帥的那哥們,是他們的人,老家在望海縣清溪甸。

老賈同誌得知情況後,當場爆了粗口:X你丫的不早說!

我省子民,難道不該為我省做點貢獻嗎?

雖說姨媽巾和尿不濕都沒撈著,但老賈是個心思活泛人,想著陳春仙他們現在得到大力支撐和鼓勵,未來肯定更加順風順水,一準有更好的玩意捯飭出來。

咱有內部人,還不得提前聯絡好?

以便暗箱操作……呸!近水樓台先得月不是?

作為李建昆而言,不是什麼犯難事,應下了。人家講得對啊,人怎麼能不想著為家鄉做貢獻呢?如果有機會的話。

哪有什麼公平不公平,這世上沒有任何事是公平的。

覺得公平,隻是因為沒看穿罷了。

包括這個世界的運行,本質上不過是一場規則遊戲。

較真你就輸了。

臘月二十九,暖陽高照,和風不躁。

老李家宅院外的小坪上,紮滿人,一場無心插柳,使得李建昆在清溪甸的聲望恢複如日中天,甚至尤甚以往。

社員們談天闊地,不過注意力和話題中心,全在他身上。

年長者麵露慈祥,目光欣慰;小崽子們望著那一襲黑衣,如敬神明。

“建昆,你說去國外打工這事靠譜麼?”

這件事一直縈繞在得旺叔心頭,上回他記得建昆似乎有話要說,但不等說出來,被李大壯打斷。今天找上門,主要就是想聽聽他這個能人的建議。

不老少社員紛紛豎起耳朵,因為他們同樣很關注這事。

“他們家怎麼說?”李建昆反問。

“堅強比李大壯好說話,現在口頭上已經應下來。”

現場大約有十名社員附和,他們的情況差不多。

“有沒有提什麼要求,比如讓你們交錢?”李建昆又問。

得旺叔回話道:“那沒有!這一點堅強還是很好的,說過了,他一分錢不要,隻讓我們給孩子備些路上的花銷。”

李建昆搖搖頭,“那不能去。”

得旺叔:“???”

社員們:“……”

怎麼聽你這口氣,像是交錢才能去一樣?

麵對鄉親們的疑惑,李建昆旋即給他們科普起,正經出國需要的手續,以及簽證的花費。

當聽到動輒上萬塊時,有想法的社員們,嚇得一時說不出話。

“他如果讓你們把孩子,就這樣交給他帶走,那肯定不是正規渠道。而且一次性帶十來個人,講實在話,他沒這能耐。”

李建昆臉上表情還行,心頭早已跳腳怒罵,李堅強那小子沒安好心啊!

意大利普拉托?

那是歐洲的成衣製造中心,也算赫赫有名。它的發展史,李建昆曾經了解過。80年代當地的年輕人思想覺醒,不願宅在工廠變成機器,集體遷徙般前往米蘭那些更大的城市,造成巨大的勞動力缺口。

因此貧窮國家的勞工,自然成為首選。

隔壁溫市不少僑民就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