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印象初改觀(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287 字 1個月前

兩天後。

晌午時分,東升街道辦。

李建昆顛著“縫合怪”過來時,小院裡停著一輛綠吉普,幾名大簷帽正好從廳屋走出來。

和平刀具廠的醃臢事,動靜鬨得著實不小,像這種一家工廠管理層集體腐敗的事件,極其罕見,饒是沒有見報,坊間亦是傳得沸沸揚揚。

“咚咚!”

李建昆來到街道主任辦公室。

木藝茶幾上放著幾隻待客用的白瓷杯,帶著尖頭杯蓋的那種。

大簷帽們顯然剛從這裡離開。

“小李啊,來來,快進。”

“家”裡發生這種醜事,周慧芳的心情其實算不上好,但看見李建昆後,仍然揚起笑臉。

兩人坐在木藝沙發上,拉過一會家常後,李建昆打聽道:“處理意見下來了嗎?”

“嚴辦!”

周慧芳沉聲道:“這股歪風邪氣必須遏製,孫光銀像你說的,肯定沒了。牛春建大抵出不來,鄧忠武那些個,都是十年往上。現在隻有羅寶豐不清楚,他又牽扯進來,我估計好不過牛春建。”

李建昆倒吸一口涼氣。

比他想象的還猛。

由此可見,這年頭,做人還是低調點好啊。

“不提這些晦氣事。”周慧芳擺擺手道,“今兒找你過來,是想跟你談談和平廠的後續事宜。”

李建昆含笑道:“職工我們全部接收唄,當然了,還有生產資料。”

周慧芳拍拍他的手背說:“嗯,算是了卻我一樁心事。那廠子呢,你們不想要?”

李建昆怔怔道:“這不合規吧?”

豈能不想?

龍刀的生產效率極低,往後擴大產能是必要之舉,而產能提升需要相關配套,廠房是基礎。和平廠裡還啥玩意不缺,極為省事,等於撿一個大便宜。

但是,和平廠是一家正兒八經的集體工廠,他們要是占下,以後保不齊整出什麼幺蛾子。

周慧芳頗為傷腦筋,“我是瞅著空在那裡,怪可惜的。”

李建昆思忖說道:“要不這樣吧,我們租,以合理的價格租用和平廠。”

“好主意啊!”周慧芳眼神明亮,驚喜拍手。

這樣不僅不浪費,又能給街道掙一筆收入。

彆看龍刀廠承諾每年上繳三十萬美金,這可是外彙,街道一分都留不下,區裡會返多少補助款,還是個未知數。

“您老開會合計個價碼吧,我不還價。”

李建昆打趣道:“但也彆太便宜,那可不是好事,是給我們按定時炸彈。”

如此善解人意的孩子,哪裡去找喲?

周慧芳拉著他的手,半個時辰舍不得放開。說起來,咱那孫女長得也是如花似玉啊,前年咋這麼想不開,讓她提前嫁人了呢?

僅僅一天後,街道辦下來結果——

同意龍刀廠承租“原和平廠”的廠區,及所有生產設施,每年租金八千元人民幣。

李建昆喊來老林,當日簽訂合同,暫定租期五年,並當場支付第一年租金。

街道辦得到一筆巨款,猶如久旱甘霖,極大解決債務和某幾項亟待落實的問題。

李建昆再送他們一個好事成雙。宣布將在東升街道範圍內,招聘一百名新工人。

彼時會議室裡,以周慧芳為首的一眾街道乾部,高興得直接蹦起。

-----------------

東升街道雖然這樣喊,實則它的所屬範圍遠不止一個街道,68年之前,叫作五道口街道辦,90年代後,又稱作學院路街道辦。

隔日,五道口的幾條主要街道,以及居民區的宣傳欄中,多出一張招工告示。

從清晨被第一個人發現後,消息立馬引爆,後麵宣傳欄前人流不斷。

不少人獲知消息,喜大普奔,完全忘記出門是準備買菜的,還是遛彎,撒丫子往家裡趕。

隻怕錯過大好事。

這年頭,誰家還沒個家裡蹲?

陳秋慧挎著一隻竹籃子,快走到菜場時,發現路口宣傳欄邊,黑壓壓一片人頭,不知發生什麼大事,也跑過去湊熱鬨。

雖說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女兒,但她並不認識字,遂用武普話,向旁人打聽起來,“大兄弟,紅紙上寫的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