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一戰成名或臭名昭著(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947 字 1個月前

解家所在的大雜院。

院門外麵聚滿人,半條胡同都被堵住。

裡頭,各家各戶的人退進屋子裡,扒在窗台邊,暗戳戳留意著動靜。

他們這條胡同老巷,多少年沒發生過這麼大的事,街道、區、市,聯袂而來。

似乎隻為請解師傅回廠上班。

而向來忠厚老實的解師傅,也不知哪根筋出錯,麵對如此陣仗,這次竟然格外犟,半點麵子不給。

“解師傅,你這是何苦來哉?廠裡沒對你半點不薄吧,犯什麼脾氣?”

人太多,解家的小堂屋根本塞不下,“談話會”乾脆放在門外的院子裡。

解家門檻後麵,扒著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寶寶,瞪著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好奇打量著一幫人坐在馬紮上,圍著外公談論什麼。

寶寶身後,解家婆娘和女兒,拉著手站在一塊,臉上皆布滿憂慮。

在她們後方略顯暗沉的光線中,隱約有個坐在輪椅上的青年男人,神情緊張。

解友明兩隻手肘分彆搭在雙膝上,垂著腦袋,不去看這些人,嘴裡重複著一句話——

“事不是這樣乾的……”

撇開兩位東家離廠,期間發生過什麼不談,那不是他能過問的。但是,他自個做事,起碼要對得起良心!

當初師傅離世,師母拿出《夏氏刀譜》,喚進房間裡的可不止他一個。

是,與李東家相比,他顯然更有資格接受傳承。可師母也明言過,拿出這本刀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師傅在世時,承諾過會進龍刀廠。

師傅已逝,師母希望完成他未了的承諾。

他解友明既然接受刀譜,理應代師履諾。

事情的前因後果,他都清楚,很明白師傅的承諾,給的不是龍刀廠,而是李東家。

這是大義。不敢違背。

於私,在他因師傅瘁然離世,悲痛萬分,悶頭紮進刀譜之際,是李東家一手布置,出錢出人,特地去大西北接回閨女一家三口,還給女婿添了把很稀罕的輪椅。

他曾找過李東家,說攏共花多少錢,往後從他工資裡扣。

李東家卻說,咱們是私人掛靠廠,替技術骨乾、廠總工花點錢,不壞規矩,權當是福利。讓他不必掛懷,臨時,還硬塞一堆禮盒,讓他提溜回來,給閨女一家補身子。

這樣的恩情,豈容背叛?

那他解友明與畜生何異?

“解友明,你要端正態度!”

羅寶豐見跟他好聲好氣,壓根不起作用,音調拉升道:“為社會經濟、國家建設做貢獻的事,怎麼還推三阻四呢!”

“你甭給我扣大帽子。”

解友明抬起頭,眼神瞥過去,“替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的事,換平時我絕對不說半個‘不’字,但這事它不對。”

頓了頓,他問道:“你是孫光銀的親戚對吧?”

他從和平刀具廠建廠時就在,高低知道一些事。

“……你彆打岔!這跟我們談論的事沒關係。”

“真沒關係?”

解友明掃掃範延鬆和周慧芳,“那我問一句。林經理不做負責人了,接下來龍刀廠誰主事?”

範延鬆回道:“當然是選擇合適的人。”

周慧芳眉頭緊鎖,正準備開口時,羅寶豐指著解友明嗬斥一聲,“冥頑不顧!還在這搬弄是非!行,你不願回廠,也不求著你,你把淬煉劑的配方拿出來。”

“憑什麼?”

解友明覺得很好笑,“配方是我私人的,可不歸廠裡所有,我還指著往後弄個打鐵鋪,混口飯吃,我憑啥把飯碗給你?”

“你……”

談不攏,完全談不攏。

羅寶豐憤然離去。

解友明拉住後起身的周慧芳,憂心說道:“主任,大錯特錯啊!連我這個大老粗都看得出,這事有貓膩。區裡說選合適的人,誰當過刀廠廠長?他孫光銀還是在位的,我料想最後肯定落到他頭上。

“我沒什麼證據,不敢亂說話,但我在和平廠待這麼多年,我隻是想說,按道理不應該虧錢啊。”

周慧芳拍拍他的手臂,眉頭逐漸舒展開,“我曉得了。”

說罷,望向院門方向,渾濁的眸子裡多出股堅定,大步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