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第一撥外商(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363 字 1個月前

東升街道辦。

街道主任辦公室。

房門關起,周慧芳拉著李建昆坐在有些年頭、掉漆嚴重的木藝沙發上,一番嘀嘀咕咕,道明目前形勢,以及龍刀廠攤上的事的嚴重性。

末了,姑奶奶長歎口氣,“孩子呀,隻能說你們運氣不好。”

誰承想,局勢說變就變?

明明去年還大力鼓勵私營經濟,有人甚至揣測,無需太久,私營企業都會大量出現。

說實話,周慧芳也挺糟心。

當初搞這家掛靠廠,合同上寫明,對方會每年上繳十萬塊給他們街道。

多大一筆錢啊!

他們街道可謂負債累累,勤等著這筆收入挽回局麵。

不料千盼萬盼,到來頭竹籃打水一場空。

廠子無法正常運轉,開都開不下去,他們哪有理由再要這筆款子?

李建昆揚起嘴角笑了笑。

周慧芳:“……”

你還笑得出來?!

“是這樣的周主任,那十組刀我沒賣啊,我發到羊城給朋友看看,質量上把把關,這總不壞規矩吧?”

李建昆笑臉不變道:“我重新發回來了,這會在悶罐車上呢。”

“沒賣啊!”

周慧芳大喜過往,繼而連拍胸口,“好好好,沒賣就好,那不是沒禍事麼?”

李建昆對孫光銀一直有所防範,料想這廝在龍刀廠肯定有眼線,猶如藏在暗處的豺狼,伺機而動,豈會給他抓住把柄?

再說刀具這玩意,也不能亂扔不呀,萬一誰拿去行凶呢?

“還有,龍刀廠不是不能搞啊,沒到山窮水儘的地步。”李建昆補充道。

周慧芳怔了怔,“還能搞?咋搞?”

隻給生產,不讓銷售。

東西造出來乾瞅著麼?

李建昆有意逗逗老太太,神秘兮兮湊到她耳邊,“搞出口。”

周慧芳:“!!!”

姑奶奶詫異瞪大眼睛,不敢置信望著他。

這是一家街道企業……不!一家街道掛靠企業能辦成的事?

多少國營大廠想搞出口,都求地無門。這年頭,到這個國家做貿易的外商,掰著手指頭也能數清。

“您老等著瞧,我這邊都聯係好,不日外商便會登門。”

“真的?!”

饒是見他說得如此信誓旦旦,周慧芳仍帶著七分狐疑。

李建昆知道這事說給誰聽,誰都不好信,因為按正常情況來說,當下出趟國都難,還得找到行道裡的外商,尋求合作。在普通人看來,隻怕不比登天容易。

索性不多做解釋。

等外商過來,一切自然明朗。

-----------------

隔日。

龍牌刀具廠。

晌午時分,得知負責人林敬民回來,大簷帽們再次登門。

廠區裡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不少職工跑到廠房外頭,眺望著一行大簷帽,直衝行政樓。

大夥議論著總經理怕是大禍臨頭。

他們一家私人掛靠廠,負責人出事,廠子自然辦不下去。

“唉,沒想到老孫那幫人,說的都是對的。”

“可咋辦呀,咱們再回和平廠?”

“回是能回,問題是老孫開大會講過,咱們每人降一級啊!”

“奶奶的,白白每月損失好幾塊,你說這叫什麼事?”

這種情況下,哪還有心情搞生產?

消息傳開,職工們全部撂攤子,三五成群湊在一塊,為後路擔憂。

龍刀廠的上空,好似籠罩下一層陰霾。

行政樓裡,卻是一股彆樣氛圍。

渾沒有職工們想象的劍拔弩張。

林敬民麵對一眾大簷帽,滿不在乎,讓董孟平把他們領去會議室,隨後與李建昆一道,喊上管理層們,一幫人後腳跟進去。

大簷帽們沒功夫扯淡,開門見山,直入正題。

老林道:“不就是說我們走了一批貨,擾亂市場秩序嗎?那要是這批貨我們沒賣呢?”

為首的大簷帽愣了愣,“啥意思?”

林敬民從藍色仿中山裝外套的胸口兜裡,掏出一張對折好的單頁,攤開,摁在這位身前的紅漆桌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