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恐怖的個體戶(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525 字 1個月前

幾位材料學同仁表示支持後,服務部的骨乾們肯定不好再反對,畢竟此事主要還得仰仗他們。

在場唯一的女研究員,有種大獲全勝的興奮,忙不迭起身,把姨媽巾每人發一片。

男研究員們:“……”

拿在手上隻覺得帶電,整個人由裡及外,心肝都是顫的。可既然表示支持,樣品擺在眼前,不研究一下又說不過去。

辦公室裡一時沉默,仿佛變成一間實驗室,大夥摒除雜念,進入研究狀態。

李建昆兩眼朝天看,嘴角的笑容憋得特難受,瞅瞅眼前這場景:一幫科技大佬,埋頭搗騰姨媽巾,有人還給它剝開,懟到鼻尖嗅嗅……

“外層用的是化纖無紡布,疑似PE聚乙烯材質,作了一層打孔包膜處理。”

“內芯用到複合吸水紙、毛絨漿等,主要含木漿的紙質材質。”

“封裝使用的是壓敏性熱熔膠。”

好家夥!

國字號級彆的專業大佬,果然不同凡響。

李建昆心頭樂嗬,投去詢問目光,“好做?”

“無非把原材料搞出來,化纖無紡布的技術我們已經攻克,複合吸水紙和毛絨漿更簡單,壓敏性熱熔膠現成可以買到,你說呢?”

謔謔!

要不歪果仁老說,沒有咱們仿不出來的東西。

聽這口氣,原材料備好,分分鐘便能搗騰出來。

女研究員對此事尤為上心,提出疑惑,“搞出樣品簡單,問題是咱們工業基礎薄弱,國內不具備這樣的原材料生產線,怎樣實現量產?”

沒有生產線還沒人嗎?

咱們最不缺的就是人,這年頭的勞動力何其廉價?

再一個,阿姨你也說了,隻是國內沒有。

量產的問題,李建昆早有考量,有兩種方案,或者兩種方案一起弄。

他還是給到陳春仙的那番說辭,“這方麵各位不必擔心,你們隻管研發,後續問題交給我。”

眾人眼神皆落在他身上,有人願意攬過這個更大的麻煩,他們自然樂得輕鬆。

問題是,這事真的能輕鬆辦到?

李建昆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們墨跡,轉移話題道:“那嬰兒尿不濕呢?”

“難!”

“它的最大技術障礙,在於內芯的吸水性。”

“其實剛剛我們已經討論過,想要滿足產品需求,那麼內芯的吸水性,必須達到自身重量的數百倍,乃至上千倍。”

“現今世界材料科學上,有且僅有一種材料,或許適用。”

有?

有就好啊!

尿不濕還未誕生,李建昆隻怕這種材料技術根本沒突破。

他眼神明亮道:“啥?”

“高分子吸水樹脂,簡稱sap。”

搭話的研究員,還作了一番科普,即使連陳春仙等人,對此都不了解。

在50年代,大美麗國推出一種增粘劑,學術名為“微架橋聚合丙烯酸”,具有很好的吸水性。

到60年代,在此項技術的前提下,又誕生出“架橋聚氧化乙烯”,一種土壤保水劑;以及“架橋聚乙烯醇”,一種人工水晶體。

70年代初,大美麗國正式發布高分子吸水樹脂的研究報告。

1978年,日苯的三洋化成公司,首次將高分子吸水樹脂商業化。

“放眼全世界,sap都是一項材料學的尖端技術,我們材料所對此也有研究,但說句實在話,距離國外還有很大差距。”

另一人補充道:“不過沒有做專項研究,上麵對此不是很重視。目前來說,我們能弄出的類似吸水性材料,頂多達到幾十倍的吸水性。”

幾十倍,那比棉花也沒高多少。

棉花的吸水性是27倍。

上輩子乾工廠時,用到過棉花這方麵的特性,李建昆還是知道的。

肯定不夠啊。

他沉吟道:“你們見過這個什麼高分子吸水樹脂嗎?”

“沒有,隻是看過一些相關文獻。”

國外發布的文獻,當然不會披露核心技術。

李建昆轉動腦子道:“如果…咱們搞個專項研究,我從國外搞來高分子吸水樹脂成品,你們有把握突破這項技術嗎?”

謔!

此話一出,在場研究員們小小驚到一把。

要知道,這是一個出國一趟,都堪稱稀奇的年代。

怎麼到他口中,像是去五道口逛一遭這麼簡單。

“你能搞到?”

“不是說日苯三洋化成,已經把它商業化嗎?他們敢拿出來賣,我還不敢買嗎?”

日,又是三洋。

研究員們:“……”

好像是這個道理哈。

幾名材料學大佬,相視而望,眼神交流一番後,紛紛發言。

“如果是這樣的話,有實物在,咱們進行材料分析,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