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試水之約(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584 字 1個月前

窗外夜色已經黑透,木板房空間不小,隻亮一盞小燈泡。

昏黃的光線下,陳春仙表情古怪,看李建昆的眼神,如同看一個騙子。

李建昆摸摸鼻尖道:“您現在肯定覺得我特不靠譜對吧?”

原來你也知道啊……陳春仙幽幽道:“你讓我想起一個人。”

“嗯?”

“戰國那位趙公子。”

李建昆:“……”

這是罵他紙上談兵呢。

話說趙公子還是有點本事的,想想看他的對手是誰?那可是戰神白起!能扛住四十多天,絕非常人可以辦到。

“首先,那個‘法寶’我肯定給到您,您容我幾天時間,咱倆還得交流一下,服務部目前彙聚了哪些方麵的專家,能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做到什麼程度。隻有了解清楚這些,我才能對症下藥。”

李建昆掰著指頭道:

“其次,我有辦法搞來錢,確保研發項目的運行。”

陳春仙打斷他道:“怎麼搞?令姐和她朋友應該有點錢,但你要明白,真放到高科技項目研發上,那隻是杯水車薪罷了。”

“不是他們。”李建昆搖搖頭,沒有多解釋。

這玩意解釋得稀爛,不如把錢拍出來管用。

陳春仙仍是滿臉狐疑,“好,姑且當你能搞來資金,那你的目的呢?真金白銀付出,我都做不到這種程度,我頂多付出時間和精力,沒辦法把工資搭進去,我的家人還要生活。”

李建昆道:“您剛才其實提到過一個詞——投資。

“您去國外考察過幾次,應該知道國外有個職業,叫作投資人。矽穀那邊的很多科技項目,起初隻是誕生在車庫裡,後麵有投資人看中,注入資金,把項目落地,並且逐漸商業化。

“這就是我想乾的事。”

陳春仙恍然,這是想用小錢賺大錢啊,如此倒是說得通。

他並不排斥這種模式,理性來講的話,還挺讚同。畢竟研究人員大多缺乏資金實力,和對產品商業化的運作能力。

這樣一來,算是術業專攻,強強聯合。

問題是,對方行嗎?

他還是深表懷疑。

“你說的研發芯片這條路,恕我直言,有些異想天開了,相信我,這事絕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李建昆從沒有把芯片這事想簡單,否則未來它也不會成為咱們的卡脖子問題。

隻是術業有專攻,對於芯片研發這個領域,他隻有淺薄認知,說不出個子午酉卯。

也沒哪條規定說,投資人投資一個產品,還得清楚它是怎麼造出來的不是?

有這水平,他不自個造去了?

所以說出來的話,可能給到陳春仙異想天開的感覺。

這沒轍。

“我隻是說出我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個預判,芯片科技是我很想投資的一個領域。有難度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沒辦法一步到位,不如先從集成電路開始,這玩意搞出科研成果,不用等到未來,很快就能變成經濟效益。

“等累積到一定技術和人才儲備後,再向更高深的芯片領域鑽研。”

李建昆現在腦子裡想的是,他有49%的TCL,當然現在還叫TTK家電,這邊要是弄出好的集成電路,擁有電子核心,那邊立馬可以衍生出產品。

這不就形成上下遊產業了?

能不能搞出芯片暫且不論,左右不會虧,高低都有益。

陳春仙上下打量著他,這小子是真懂啊!

起碼不是信口開河,做過功課的。

能知道這樣循序漸進,還算有點小靠譜。

當然了,隻是說他的點子有點小靠譜,人靠不靠譜,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