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背袋客也有大老板夢(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790 字 1個月前

黎明破曉。

城市逐漸喧囂,作為羊城數一數二的商業街區,BJ路上,人流以眼見的速度遞增。

隨著天光大亮,地標性的百貨大樓對麵,馬路牙子旁邊,彙聚了烏壓壓一片人頭。

大夥昂頭打量,見證著一件稀奇事的誕生——百貨大樓樓頂,一夜之間,竟多出一副巨型廣告。

片幅之巨大,冠絕整個羊城。

大夥嘰嘰喳喳,誰也沒見過比這更大的廣告牌。

瞅清楚的人,發現是家合資企業打的……那沒事了。

“空白磁帶?啥玩意?乾嘛使的?”

“我說這位大哥,你有點見識行嗎?你聽歌的磁帶哪來的,肯定是空白磁帶造的唄。”

“我不聽歌。”

“……”

這事跟普通老百姓關係不大,大夥隻是看個稀奇和熱鬨。

但是顯而易見,甭管誰來到BJ路,隻要不瞎,都能看見這副巨型廣告。

它實在太醒目了!

餘浩華,一個活躍在天河一帶的磁帶販子。

老家住在城中村,他捯飭出一間小作坊,專門翻版流行歌曲磁帶,然後批發給周邊的個體戶。

三洋開始廣為流行,這撥時代紅利算是被他吃到,漸漸流傳開來的“萬元戶”頭銜,有他一個。

他這買賣不好與外人說,其實極為簡單。七八台磁帶刻錄機,是港城親戚給他陸續搗騰回來的,有電就能運行。再捎回一些正版磁帶。餘下隻需要原材料——空白磁帶。

旁人不曉得的是,他的貨源來自高第街。

一個姓栗的老板,人家生意乾得那才叫大。

他眼饞得緊。

卻又學不來。

栗老板直接從港城搗騰空白磁帶,他沒這個能耐,也不想碰。

抓住不得了。

栗老板自己也賣歌曲磁帶,很明顯的是,他的利潤沒人家大。

今天,又是一個上貨日,一大早,餘浩華帶著兩名跟班,每人胳肢窩裡夾著一卷編織袋,乘公交在BJ路下車。

“他們瞅啥呢?”

甫一下車,三人便看到馬路牙子旁黑壓壓一片,都昂頭打量著對麵天上。

難不成有不明飛行物?

餘浩華忙扭頭望去……卻看到一副巨型廣告,但是,它帶給餘浩華的驚喜,遠比真看見不明飛行物來得更強烈。

內地居然有了空白磁帶貨源?

正經的!

堂而皇之打出廣告!

那他還可勁巴結姓栗的乾嘛?

“華哥,你看,空白磁帶!”一名馬仔咋咋呼呼。

“老子有眼。”

餘浩華心花怒放啊,隻覺得這個時代對他太好了。想什麼來什麼。

“高第街47號有門市部,走!”

“華哥,萬一他們賣的比那個姓栗的還貴呢?”

“不可能吧。”

“華哥,萬一他們質量不行呢,本來就有客戶反應,說我們的貨太失真。”

“這…倒有可能。”

餘浩華沉吟道:“要是質量差得不多,價格還便宜,該用用!那幾個挑刺的客戶,不做就是。”

但是如果質量差太多,以他們的粗糙刻錄方法,隻怕歌兒都要走調。

那就沒轍了。

三人哧溜殺到高第街,特地避開環球音樂,來到TTK家電的門市部。

鋪子裡人滿為患。

看稀奇的比買貨的多,廣告效應可見一斑,倒也有散客買個一兩盤,拿回家自個錄著玩。

零售價格為兩塊錢每盤。

李建昆今兒依舊在,戳在櫃台裡側,守著索尼錄音機,主要搞客戶體驗。

餘浩華最關注的就是磁帶效果,擠了老半天,可算擠到他跟前。

“靚仔,你們的空白磁帶質量咋樣?”

李建昆搭眼一瞧,眼神落在他胳肢窩裡的編織袋上,知道來了批發商。立馬祭出“神器”——

來自德國森海塞爾的一款大耳罩耳機。

熱衷於專業音頻的人,沒人不知道這個牌子,哪怕擱後世。

鋪子裡這麼嘈雜,顯然不好像昨天樣現場錄製,因此李建昆提前錄了些東西。他笑著把耳機遞給對方。

等餘浩華戴上後,他摁下播放鍵。

“我來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輕輕地唱,你慢慢地和……”

劉文正的《閃亮的日子》。

這年頭有個風潮,所謂“女學鄧麗君,男學劉文正”。

餘浩華越聽眼神越亮,摘下耳機,驚訝道:“臥槽,這誰唱的?”

嗓音跟劉文正渾不相似,曲子略有修改,完全唱出了自己的風格。

有種說不出的滄桑和悠遠,配合歌詞,倒真成了一首“古老的歌”,彆有一番韻味。

這人如果去港台,指不定能成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