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逆風翻盤(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074 字 1個月前

京城。

首都火車站旁邊的一家國營飯館裡,李建昆一行剛下火車,正好趕上午飯點,一天一夜沒吃什麼熱乎東西,回到京城又凍成狗,打算吃飽喝足再回海澱。

飯桌上隻有四個人,魯娜今天準備回家住,從南方帶回些新鮮玩意,迫不及待想拿給家人。

李建昆一碗飯扒到一半時,身前一黑,魯娜去而複返,“昆哥,給。”

姑娘遞過來一摞報紙。

頭先下車後,李建昆第一時間就想往報亭衝,南行這段時間的報紙,他都想看看,但不一定能踅摸全,魯娜說她有辦法。

這不就弄到了。

魯姑娘家住東城,正二八百的二環裡皇城根下的人,在朝陽這邊有點人脈關係不足為奇。

李建昆接過報紙,笑著說:“你吃點再走啊。”

“不了,你們吃,我這會回去肯定還能趕上飯咧。”

“行吧,路上注意安全。”

“嗯。”

“彆看了,走了。”見王山河一直目送魯姑娘走出飯館,李建昆八卦道:“你倆……”

“彆亂猜哈!”小王悶頭扒飯。

這趟南行下來,李建昆也是沒想到,這小子跟魯姑娘的關係,處得非常微妙,到了哪一步不曉得,反正時常能見他倆貓一起竊竊私語,有說有笑。

可憐的阿彪和亞軍啊。

不過李建昆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姑娘人人都有追求的權利,大家各憑本事,愛情是一件兩情相悅的事。

該說不說,他甚至樂見其成,一來魯姑娘的確不錯;二來省得金彪和陳亞軍將來真的鬨出矛盾。想想看,倘若金彪睡了魯姑娘,或者陳亞軍,另一個心裡能好受?還真能一起共事?

小王就不同。

小王自個捯飭古董,跟這倆家夥老死不相往來都沒關係。

李建昆一邊扒著飯,一邊翻閱報紙,都不用菜。

字墨可餐哪!

不出所料,他的那封信發出的第二天,也正是他們離京的那天,便見了京城日報,引發軒然大波。

隔日的報紙上,老同誌們突然集體失聲,那三口譬如“阻擋勞動人民繼承窮苦勞工智慧成果”的大鍋扣下來,是個人都得掂量一下。

與之相反的是,當天的京城日報上,青年們的呼聲觸底反彈,支持和應援之聲幾成海嘯。

當然了,頭鐵的老同誌也不是沒有。

翌日京城日報上刊登了一則《不能拿西方文化混淆視聽》的稿子,但沒有具體署名,明顯底氣不足,內容空泛,扯來扯去還是標題那句話。

引發了青年們的集體聲討。

其中有一段炮轟震耳發聵:“都在提改革,都在提開放,我們難道不應該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嗎?到底是誰在跟上麵唱反調?還在墨守成規,清朝閉關自守的苦頭沒嘗夠嗎?是那些所謂遺老嗎?!”

謔謔!

你聽聽這話,比李建昆還狠。他甚至能明顯看出,報社更改了個彆字眼的痕跡。

再一日後,老同誌的聲音真的在報紙上銷聲匿跡。

此消彼長,青年們的發聲越來越多,李建昆用“熱血青年”的署名,提出的“個性解放”的觀點,青年們感同身受,幾乎每篇稿子中都有提及,予以力挺和宣揚。

有人甚至明言,我們是青年,未來的世界是我們的,你們看不慣那是你們的事,我們何必在乎你們的看法?即便被你們視為地痞、流氓,這喇叭褲我也穿定了!

一時間,輿論風向陡轉,已經不是能不能穿喇叭褲的問題,而是不穿喇叭褲就不夠青年了,就不夠個性了,就不是我們這一卦的了。

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