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撿漏(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716 字 1個月前

周四,宣武公園外,北門口。

那叫一個人流如織。

李建昆覺得這個局沒組好,地點和時間都不對。

當下為實現最大生產力,京城這邊休息製度有所調整,按區輪休,禮拜四,正好輪到宣武這邊。

眼前是一條舊貨街,有點鬼市現形的意思,但要繁華許多,剛尋人打聽過,好嘛,逢周四才開市。

街上賣什麼的都有,舊貨家具、日用雜物、自行車配件等等,不少古玩攤也混雜其中。

但李建昆轉念一想吧,又有幾分恍然,這樣才好掩人耳目嘛。

“山河,在哪兒?”

兩人隨著人流,緩步向前,王山河昂著腦殼在路牌標識上一陣踅摸,當看到“福壽胡同”四字後,眼前一亮。

“到了。”

遂領著李建昆,分離出人流,拐進胡同。

胡同雖不寬,二麵卻皆是高牆大院,此地可是二環裡,真正的京城市中心。這些老式院落,但凡能保存下去,往後每座都要以億為單位計。

小王在一扇紅漆大門前,頓住腳。

古製大門,其上帶銅鉚,有一對獅頭銜環輔首。

小王抬手拍門,不多會,大門從裡麵開啟一道縫,露出一張慈眉善目的臉。

“老爺子您好,海澱金三爺介紹的。”

門縫被拉大。

“裡麵請,裡麵請。”

走進門內。

謔謔!

已是人頭躦動。

進門是方庭院,頗具規模,邊邊角角戳著不少人,三五成群攀談著,都挺有素質,輕聲細語的,無人大聲喧嘩。

庭院右側,有扇石拱門,不時有人進進出出。

李建昆和小王都沒空關心其他,還算不上這個圈子裡的人,目標很明確,隻為古董。

沒見李建昆挎著黑皮包麼,鼓鼓囊囊。

進門後也沒人招待,兩人不約而同瞄向石拱門,結伴走進去。

裡頭是個後院,彆有洞天,沿著邊角擺起不少桌台,上麵有貨!

或是瓷器,或是字畫,或是古錢舊幣,或是木藝玩意和玉器……就連那些造型古樸的桌台,本身很有可能也是古董。

琳琅滿目。

兩人眼神明亮。

好嘛,外麵街上搞大集,這裡開小市。

如果不是上回在地安門那邊,親眼目睹過,有那麼多追大筐的古玩先行者,李建昆還真不知道,京城古玩市場,這年頭其實已經初步興起。

原本他以為至少要到80年代中期。

小王迫不及待湊上前,每一個“攤位”旁邊,都戳著幾個人,當麵的顯然是賣家,背對著的則是買主。

“你先看,看中了叫我。”

李建昆走到小王身後,拍拍他的肩膀道。

場麵與李建昆所想不同,聽說是高端局,腦子裡不自覺幻想出拍賣會的形式,是他想得太高端了,實際也是擺攤售賣。

貨品真不少。

價值不高的那種,他也就不打算要了。

小王頷首,率先瞄中的,仍是一件瓷器,目前來講,他在這方麵下的功夫最深,也最有把握。

像李建昆這種俗人從真金白銀的角度,更青睞的字畫,這會小王還談不上有啥造詣。

一件方形多角罐。

乍一看,品相沒得挑,完好無缺。

底下有款:大明萬曆年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