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慶江坊(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141 字 1個月前

4月10日,暫安小院第一家商鋪開業——

阿華燒麥。

李建昆說話算話,第一個進門捧場,並拉上小王和陳金三人。實際那天早上,小院裡所有人早餐都是在燒麥鋪吃的,一是結個善緣,二是方便。

包括徐慶有表兄弟倆。

徐慶有這人有一個說不上優點的優點,不大嘴巴子,凡事喜歡在心裡搗鼓。

李建昆幕後東家的身份,仍然是個秘密。

這一天,小院院門首次大開,阿華燒麥也迎來了一些周邊湊熱鬨的街坊,但不多。

隔日,4月11日,小桃和爺爺的鋪子,開業。

這店名是誰取的自不用提,實在遭不住女徒弟的撒潑打滾加撒嬌,許桃為此頭疼好幾天,她是做手工著色的,但店裡還賣爺爺的木雕,怎樣取個二者兼顧的名字呢?

照片手工著色和木雕鋪?

倒是通俗易懂,卻全無代表性,瞅瞅人家燒麥鋪,前頭還帶個“阿華”呢。

最後求到師傅,隨口給取一個,許桃一聽,心頭美了,滿滿的溫馨感。師傅還說,鋪名的主要作用,是讓人記住,至於經營什麼項目,可以在門外另掛牌匾。

許桃深以為然。

這一天,小院客流較昨天,有所上漲,許桃收到兩個訂單,她自認技藝有限,師傅當初是一塊一寸的收費標準,她收八毛。

許大爺的木雕慘點,沒有開張。

4月12日,同時有兩家商鋪開業,一家是半邊天刺繡鋪,一家是您吉祥玩品店。

這兩間鋪子,名字都取得極好,顯然沒少花心思,李老師甘拜下風。

半邊天刺繡鋪,便是那個害羞靦腆的女知青,林秀秀家的,她把她的三個姨全部請過來,她媽有空也在,既是店鋪,也是手工作坊。

五個女人擱那兒一坐,在刺繡架前穿針引線,忙得不亦樂乎,可不就是婦女能頂半邊天麼?

符合時代特色,討喜女性,能引發她們的共鳴。

您吉祥玩品店,兜售鳥籠食罐,鴿哨蛐蛐罐什麼的,客戶群體清晰,那些有錢的大爺們,你招呼一嗓子“您吉祥”,以老BJ的局氣,保不齊也就問你買了。

這日,客流陸續提升,李建昆特意統計過,入院客流,38人。

隨後兩天,那就是成批開業,每天五六家。

鋪子多了,周遭老百姓來逛的興致也高了,14日這天,入院客流首次破百。

除半邊天刺繡鋪,尚未開張外,其他都有進賬。

4月15日,又是一批鋪子開業,其中包括22號商鋪,慶江坊。

“啪啪啪啪啪!”

早上八點,已經有些街坊入院吃早點,這一帶距離五道口商業片區,還有約一公裡,以前真是一片買賣荒漠,啥鋪子沒有。

劉小江拎掛鞭炮,在門外一放,成功吸引滿院子人的注意。

“各位大爺大媽,叔叔嬸子們,吃完早點可以過來瞧瞧嘞,都是市麵上不常見的稀罕物件,物美價廉,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徐慶有戳在旁邊,一臉和善,深感欣慰。

他這表弟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東西一教便會。

當然他也沒做過買賣,但他文字功底極佳,擅長翻書,這些個門道民國那會的老書裡,比比皆是,摘出來,用大白話稍加修改就能用。

湊熱鬨嘛,國人天性。

閒來無事的老街坊,這幾天可勁往過跑,還真就惦記著又有什麼新鋪子開張。

這一吆喝,多半人麻利往嘴裡扒拉幾口,袖子一抹,便圍攏過來。

“嘿!這些個什麼東西?”

街坊們湧進店裡,瞅著櫃台貨架上擺放的物件,眼神亮了。

真不常見,有些他們甚至不知道乾嘛使的。

“小同誌,那木錘子拿我瞅瞅。”

“大爺,這叫敲腿錘,像你們老爺子老嬸子,平時不是有個腰酸腿疼嗎,彎腰還不方便,有這玩意兒老省力了,就這樣,砰砰!擱腿上敲敲,誒,舒坦。”

“這位小同誌,櫃子裡那個小手是啥?”

“大爺,這個呢,叫背撓,您想想,老人家關節肘不便利,有時候後背癢癢,撓又撓不著,特難受,有這個,您瞅瞅,像這樣……輕鬆撓到,您就說方便不方便。”

“喲,還真是個好玩意。”

老街坊們圍著櫃台,徐慶有和劉小江用早整理好的話術,可勁推銷。

你猜怎麼著?

不到兩分鐘,第一筆買賣乾成。

這些個偏老年保健的物件,目前京城市麵上真不多見,表兄弟倆特地走關係,尋到豐台一家工廠,人家的貨主要銷往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