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殺麻了(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9063 字 1個月前

“哐當!”

倆貨東扯西扯時,門猛一開,還以為刮風泡,哪知是彪子回了。

“你這吃的什麼飯,這麼快?”

天都沒黑透。

“不吃了!”

咦?

情況不對呀。

李建昆從床上起來,一瞧,果然氣鼓鼓的。

那就是上丈母娘家了。

小王不敢搭話,脫鞋縮在床上。

李建昆走過去,拍了拍肩膀,問:“咋了,沒拎點東西去啊?”

“拎了!”

那就奇了怪,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禮都送了,還不能消停一頓飯?

彪子顯然不會講。

李建昆沒轍,安慰道:“管他呢,隻要你跟嫂……巧娥姐,是真心在一起的就好了,這都啥年代,還敢包辦婚姻啊。”

道理李建勳又何嘗不懂?

但特地把你喊去,就為陰陽怪氣地將你貶得一無是處,整一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也是真的氣啊!

-----------------

翌日,上午。

第一考語文。

試卷發到手上後,李建昆低頭一掃,眨巴眨巴了眼。

作為高考試卷,這……屬實友好了些。

難怪日後的小朋友叫囂不止。

四道題,加作文。

第一題,加點字詞的解釋。

來,叱吒風雲的叱吒啥意思?

但凡聽過兩回評書也不能填錯啊。

高屋建瓴的瓴啥意思?

出卷老師蔫壞,想誤導人?

哥們曾深以為是瓦片的意思,瓴字確實有這重含義,自從看過高祖本紀——

“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裝水的瓶子是也。

還有欲蓋彌彰的彰,色厲內荏的荏,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蠹……誒?為什麼想到黃站長。

冇了。

第二題,改病句,說明原因。

看完電影《創業》,主人公周挺衫的高大形象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啊這……早上吃的包子在我肚子裡仍在沸騰。

有點侮辱人。

唰唰唰!

第三題,學習偉人詩詞,解釋加點字,扼要寫出詩句含義。

七律中的兩篇,又不是古文,很好理解。

第四題,古文來了,譯現,闡述寓意。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那個,我一般做買賣,也不看人,隻認錢……這就是閱曆的好處啊。

最後一道。

作文題:路。

上輩子唯一記得的題,落筆就來。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周樹人。

嗬,其實這樣開頭也行,但跟這貨沒關係。

這篇作文他已經寫了,800字滾瓜亂熟。

這年頭寫作文得講究技巧,要懂得歌唱、歌頌,給小王找的那個素材,就特適合。

他呢,更深一層,緊貼實事。

唰唰幾筆在試卷反麵,寫下作文題目:

《文化之覺醒,複興之鴻路》

內容就是今年恢複高考,及教育改革所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宏觀影響。

用華麗辭藻歌頌了這一偉大壯舉。

用暢想的筆觸描繪出一幅大國盛世。

呃……不好說,再過幾年,有人看到這篇作文,會不會把它當成科幻文。

但毫無疑問,他寫的美好,是當下每個國人都願意憧憬的。

尤其是知識份子這個群體。

教育改革,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知識分子,自然也包括老師……

不寫到批卷老師心窩子裡去,當他奧斯特洛夫司機·李,白活!

一頓操作猛如虎。

搞完大概才過去一個小時。

又得浪費人生了……

下午1:20。

最後一場,史地合卷。

講道理,這玩意全靠閱曆。

熟讀二十四史。

四九城裡茬過架。

北大倉中燉過鵝。

烏蘭布統跑過馬。

黃土高原嗦過麵。

果子溝裡烤過串。

磨盤山中嚼過蟲。

龍鳳山莊招過……鳳。

嗯,反正這場,這貨自信心炸裂。

曆史三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