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迂回戰(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6265 字 1個月前

“你們自己怎麼不搞大車,反正你們經常要拉貨,再怎麼缺油,幾輛車總養得起吧。”

“幾輛?”

這人表情誇張道:“小同誌,你要是領導就好了,你以為咱不想嗎,我告你,彆說幾輛,一輛都沒戲!”

“為啥?”

“沒指標啊。”

好吧,指標二字,在計劃經濟年代,既是鎖喉的卡鉗,也是放閘的狂歡。

沒有,那你隻能哭。

一個不成熟的計劃,在李建昆腦子裡初步成形,他發現廢品站這條戰線,未必就瓦特了。

彆看黃站長油鹽不進,是人就有弱點。

隻要給他想要的。

-----------------

運輸公司的門臉,就要比廢品站氣派多了,門衛大叔人五人六的家夥見過不少,西湖牌香煙竟為建功。

嗯,人家職責所在,咱得理解。

李建昆呈上公社介紹信,這才順利通行。

大叔具有這個年代人的普遍特征,對可疑人物嚴防死守,對革命同誌飽滿熱情,特地領了幾步路,把行政樓指給他看。

這貨嗯嗯應下,表示感謝,走到門崗瞧不見的地方,鞋底一抹,蹭地竄向彆處。

‘嘖,運輸公司的處境,確實堪憂啊。’

偌大的院子,放眼望去,竟略顯擁擠,車輛隨處可見。

什麼綠皮解放,大東風,掛車,大拖拉機,小拖拉機,人力地排車,馬車,騾車……

沒錯,這年頭搞運輸,可不光依仗鐵疙瘩。

能用得上的家夥事,一起上。

車廠的產量低,是一重因素,再個就是司機太少。

這時能當司機的,一般是退伍的汽車兵,戰場上漂移躲地雷的猛人。

其他就算是關係戶,不跟車學個三年五載的,寧想摸方向盤啊?

啪!

睡醒了沒。

司機在這個年代是絕對的香餑餑職業。

《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話: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都不換!

甭管有沒有文學誇張成份,已經很說明問題。

相比起日後考公務員,這時司機行業更卷。

當然,能當上司機的,也是一個個身懷絕技,袖子一擼,單人拆發動機和三大總成,那都不叫個事。

李建昆把自行車停進車棚,避著人轉了一圈,倒真有讓他眼前一亮的發現。

院子西南旮旯,並排停著三輛大解放。

車軲轆旁滿是腐葉,氣都癟了,顯然有些日子沒動過。

車身也很埋汰,不少磕磕碰碰的凹糟,掉了漆的地方生鏽嚴重,車鬥的積水,足夠養點小魚小蝦。

也不知道能不能搶救一下。

得找人問問。

這個年代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有些單位有指標,發現不趁手後,扔在角落吃灰。

有些單位沒指標,想搞個二手的都難。

啥?你說為什麼不協調一下?

你以為是幾十年後啊,咱也犯不著馬後炮,很多在日後看來特簡單的事,放在這年頭,並不那麼容易決策。

比如,熒幕裡能不能親嘴兒?

若非如此,《廬山戀》裡的那一吻,也不會石破驚天,被譽為“世紀之吻”。

“叔,忙呢。”

李建昆在一個大概是修車間的門洞裡,瞄中了一位拿扳手的老把式,尋思問他準沒錯。

上煙,點火,一套動作熟練得讓人心疼。

老師傅嗦了一口煙,上下打量著他,“你有啥事?”

“叔,問下,西南角的那三台解放,是不是報廢了?”

“差不多吧。”

“不能修?”

“修嘛,也不是不行,那得大修。”

“能修咋不修修好呢,費點勁罷了,放著生鏽多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