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州,仍舊是軍營。
“格蘭特,你認為,當前我們聯邦距離勝利還有多遠?”
聊天結束後,林肯再次找上了格蘭特。
對這一位超過傑克遜軍事才能的未來將軍總統,林肯現在更加看重了。
“總統,我,勝利……我不是之前說了麼,隻要我們保持勝利,源源不斷的勝利,終究能夠取得聯邦的全麵勝利!”
說起戰爭,格蘭特仍舊信心十足,進攻性拉滿。
但林肯心態已經不一樣了。
“那你認為南方軍,他們就必然失敗了嗎?”林肯平靜的盯著格蘭特的眼睛。
“必敗!”
格蘭特給出了更加堅定的回答。
“為什麼?”
雖然比格蘭特知道更加確切的勝利日期,但林肯還是問。
格蘭特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軍營方向,才平靜吐出答案:“總統先生,我記得你也和我們說過,我們終將獲勝,其中最大原因就是資源……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切斷了敵國的國土,西麵的資源,再也不可能源源不斷的送到東部戰場了。”
“雖然在葛底斯堡戰役,我們聯邦軍傷亡2.3萬人,但敵方傷亡至少三萬人!”
“可,我們的資源比他們多太多了!我們聯邦可是有23個州的資源,有超過兩千萬人口,而他們呢,隻有七個州一千萬人口,九百萬吧!”
“雖然戰爭初期,我們聯邦軍隊很久沒有訓練,一些人甚至在工廠,是工人、市民,遠遠不是南方這些農場主、獵人們久經訓練,槍法很準,我們遭受了很大的挫折。”
“但是……現在戰爭形式已經變化了!尤其是總統你們在政治上用《宅地法》和解放黑奴的倡議,算是瓦解了他們兵員根基,可以遇見的是……”
“他們的可部署總兵力,隻會肉眼可見的減少。現在他們一場戰役能傷亡三萬人,那,他們能接受多少次陣亡三萬人?”
“反而是我們,哪怕我們用兩個士兵,一百發一萬發炮彈殺死他們一個士兵,我們在無數工廠的幫助下,也可以得到迅速補充!”
“我們現在,哪怕不用任何軍事計謀,隻要能夠找到他們的主力,直接用人命堆,用炮彈灌,直接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他們,還能堅持多久?哪怕他們九百萬人全部都上了,我們聯邦兩千萬人,按照二比一傷亡比,也還能剩下兩三百萬人,到時候,他們還有誰來給我們爭鬥?”
南北戰爭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軍事理念的更新。
尤其是格蘭特,他的這種資源互耗的激進戰爭理念,徹底在這場內戰之中成型。
他所秉持的理念,也算焦土戰略,占領南方的地盤節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人,對南方實行焦土戰略,徹底掐斷南方兵源基礎!
他的這個行為,也被冠以屠夫將軍的稱號。
他的戰鬥,不講究藝術,不在乎傷亡,隻管蠻乾,這樣造成了他指揮的戰鬥,雖然勝利了,但也是傷亡最大,需要補充越多的軍隊之一。
另外一隻軍隊,就是西線他副手謝爾曼領導的軍隊。
兩個激進的統帥,最終在這場戰爭之中脫穎而出,戰勝了以戰術微操還秉承著古典軍事思想的李將軍。
這種戰術的出現,也才導致內戰傷亡到八百萬。
林肯無疑是再感受到了格蘭特的激進。
但他沒有責怪,因為這也算是他的軍事傾向,他作為大後方,給了這種後勤支持。
同樣這種消耗戰術,也成了他們的決策依據。
戰爭,再也不是靠統帥和士兵了。
而是靠資源橫推,士兵、統帥在他們的軍事推演沙盤上,隻是一個真正可消耗的棋子,消耗了再補充就是了。
他們所考慮的隻是征兵速度夠不夠快,士兵投入戰場的速度需要幾天時間。
所以,南方的李將軍軍事才能堪比拿破侖又如何?
放拿破侖在南軍,麵對這種無解暴力橫推,縱有天才般的軍事指揮才能又如何?
“那南方他們就沒有最後一絲可能了嗎?我們也不能樂觀,戰爭沒到真正勝利那一刻,仍不可輕敵。”
所以,群裡讓他投南軍的餿主意,林肯雖然被說的心動,但想到要麵對北方這種軍事理念,他又不得不冷靜的麵對現實。
“有!他們化整為零,和我們打廣闊的遊擊戰!事實證明,對方的羅伯特李,他也是這樣做的,可惜,他們仍舊需要資源補充,必須也有後方,否則,沒有補充的後方,他們這種可笑的遊擊,猶如蚊子給大象瘙癢,對整體戰局仍舊無濟於事……”
“我感覺,最多再到明年的獨立日紀念日,士兵們就可以在家裡開香檳了。”
這一刻,格蘭特好似和某位一百年後五星上將重疊,說了差不多的話。
明年獨立日,1865年7月4!
激進的格蘭特對內戰勝利的預測,隻是晚了三個月而已。
所以,他哪怕帶著格蘭特投降南軍,可麵對已經因為戰爭徹底整合的工業北方,如何獲勝?
靠遊擊的持久戰嗎?
好像也隻能靠持久戰!
隻要南方不投降,北方這種看似無解的資源對轟軍事理念,其實……也支持不了很久。
因為再久一點,北方的所有人都要抗議了,他們也支持不了多久的海量消耗,在政治上,遲遲打不下南方,北方也必然妥協。
這一刻,林肯倒是能夠跳出當前的軍事維度,考慮政治維度上的勝利了。
這一點,他又比格蘭特看得清楚一些。
還有,如果他以總統身份投降,對整個北方也是一次重大的政治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