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2 / 2)

大清話事人 憂鬱笑笑生 12541 字 2024-04-28

師爺出門,仆人撐開油紙傘,消失在了雨幕中。

他有一件小事,隱瞞了李侍堯。

胡雪餘答應讓他的全家以及親眷同鄉30餘人,安全離開江寧。還贈送2000兩銀票,聊抵跋涉路費。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方集團利益。

這一點,

老辣的胡雪餘很清楚,年輕而精明的李鬱更清楚。

總之,先吃定師爺,再吃定李侍堯。

師爺若是拒絕好意,城破之後,全家雞犬不留!和聰明人博弈,不需要放狠話,隻需要讓對方自己體會就行。

同為師爺,溝通起來很高效。

審時度勢,適度讓步,宣布雙贏,這樣的結局是情理之外、意料當中。

……

“夫君,又要親征嗎?”

“江寧城已經是塚中枯骨,待吃乾抹淨後一推即垮。但是杭州城這塊肥肉,不吞下我饞得慌。”

楊雲嬌噗嗤笑了,好似牡丹花開。

有孕已久,肚子明顯大了,人也圓潤了幾分。看肚子她沒有胡靈兒突出。

因為胡靈兒骨骼嬌小,而楊雲嬌的體格要大一些。

雖都是江南人氏,差異挺大。大約和娘家的基因有關係,楊雲嬌的母親是山東人。

“商貿那邊,有問題嗎?”

“內線稟報,賴二有小瑕疵無大紕漏,他這個商貿官做的還算儘職。”

“嗯?”

“各類緊俏物資,溢價現銀收購。其中部分商人的背景非常複雜,甚至有拐彎抹角的皇商背景。”

“無妨,哪怕是愛新覺羅家的奴才來做生意我們都接著。販運硝石的多嗎?”

“也有,但數量遠遠不夠。幾百斤,上千斤的硝石,根本解決不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這段時間裡,範家安穩嗎?”

“並無出格舉動。”

李鬱點點頭,繼續擦拭自己的燧發手槍。

“夫君,妾身有一個情報覺得蹊蹺。”

“說。”

“4日前,有一艘小船來交易硝石。量不大,就300斤,但是純度出奇的高。妾身派人盯著了。”

李鬱停下了拆槍的動作,若有所思。

……

在西征江寧期間,蘇鬆湖嘉皆有人蠢蠢欲動。

如今李鬱王者歸來,自然要拿這些人開刀。

其中不乏有一些舊官吏。

但好在幾位重磅級的降官沒有參與,否則李鬱真會失去耐心,舉起屠刀。

經過了這次考驗,他決定把黃文運、黎元五、張有道這三位原蘇州府降官給用起來,分彆負責起某一領域。

黃文運負責水利和農田灌溉。

如今是豐水季,疏浚河道不現實。但是開挖溝渠卻正合適,可以著手做起來了。

江南雖然河網密布,但是從河流到水田的“最後一裡路”依舊頭疼。

“主公,下官可征發多少徭役?”黃文運畢恭畢敬的請示,擺正了位置。

“不。”李鬱擺擺手,“我準備逐步廢棄徭役製,但是先不要聲張。”

黃文運、黎元五、張有道三人都嚇了一跳,這太突然了。

2000年未有之大變革!

“我是認真的,田稅、商稅一分也不能少。但是徭役我準備廢了。”

“主公,以後若有大型工程怎麼辦?”

“募工,給工錢。”

……

“黎元五。”

“屬下在。”

“聽聞你對修橋鋪路頗有研究?”

“不敢,下官隻是略懂一二。”

“你做個規劃,在原有官道基礎之上鋪設水泥路。要求,一是寬度不少於2丈,二是串連起所有縣城府城,重要碼頭。三是要有路肩,兩側路肩加起來也有1丈,材料用煤渣。”

黎元五很吃驚,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

“主公,如此大手筆隻怕費銀是個天文數字。下官擔心~”

“我有一種新型建築材料,名為水泥。你去和杜仁接洽一下,就明白了,他會負責給你供應的。這個規劃總裡程怕是有幾萬裡。慢慢來吧,優先修出一橫一縱。”

“下官遵命。”

……

“張有道。”

“下官在。”

“你負責將麾下6府的士紳商賈,列入名單。每縣擇一人為接洽人,接下去會有一些決策傳達給他們。我也會儘量抽出時間會見他們的代表,聊一聊,增加彼此的了解。”

“請問主公,以何標準篩選?”

“5000兩以上資產規模吧。抓大放小。”

“下官遵命。”

李鬱揮手打發了他們,張有道故意遲緩的走在最後。

“你還有事嗎?”

“小女親手織了一條披風。主公征戰四方,或許用得著。”

嘩,展開時李鬱眼睛一亮。

一麵是黑色,一麵是白色。夏季白色朝外,涼快。冬季黑色朝外,吸熱。

“嗯,她費心了。”

李鬱收下了這個精心製作的禮物,南征杭州正好用上。

張有道眉開眼笑的離開了,邁起了得意的小方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畢竟這是大清朝。

次日,胡靈兒就聽底下丫鬟說了此事。

冷臉啐道:

“殘花敗柳,也想吃天鵝肉?”

“速找幾個裁縫,夏季的用白綢、冬季的用黑緞,多做幾條。還冬季用正麵,夏季用反麵,窮酸!”

丫鬟附和道:“誰說不是呢,簡直是恬不知恥。”

門外的潮州仆婦,掀開涼簾稟報:

“夫人,二夫人來了。”

“快請。”

……

楊雲嬌扶著腰慢悠悠的走進來,笑容滿麵:

“姐姐,伱這屋好涼快。”

“火硝製冰,待會給你送一盆沙冰去。宋朝那會,汴京城的商人就用此法賺錢了。妹妹來一碗,沙冰西瓜。”

倆人坐著,開始閒聊家長裡短。

順便在抨擊張有道的無恥行為上,達成了共識。

楊雲嬌隻是淺淺的嘗了一口,盛讚美味冰爽後就放下了銀勺。任由慢慢融化。

不知不覺之間,姐姐妹妹的稱呼就顛倒了。

不按年齡,而是按照座次論。

後宅論資排輩和水泊梁山亦出同理,不看年齡,不看年功序列。

目送著楊雲嬌的背影消失,胡靈兒突然問丫鬟:

“我剛才說那句話的時候,二夫人到門口了嗎?你去問一下門口伺候的下人。”

“是。”

沒一會,丫鬟回來,笑著說道:

“夫人放心,還隔著老遠呢。”

胡靈兒也笑笑,回房歇息去了。

饞嘴的丫鬟趕緊把楊雲嬌幾乎沒動的那碗沙冰西瓜全部吃光,心情大好。

這可是尋常小富人家都難得一見的珍饈吃食。

胡靈兒因是獨女,未出閣時又深得父親寵愛,日常花銷驚人,在吃穿上從不皺眉。

而楊雲嬌出身徽州鹽商,對於火硝製冰也並不陌生。但她忍住未曾效仿,並不是舍不得花銀子,而是因為知道目前極度缺硝的狀況。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