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2 / 2)

大清話事人 憂鬱笑笑生 13638 字 2024-04-28

“老米,咱們鹽商這輩子,整日和銀子打交道,雅不起來哇。”

“老黃,瞧你瘦的像個猴兒,嘴太刁。待會嘗嘗我新創的菜式,包你胖三斤,哈哈哈哈。”

江春微微一笑,四大總商雖然略有齟齬。

可關係總體還是融洽的,他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一直說,鹽商一定要團結,千萬不能內訌讓旁人看笑話。

……

江北,

錢峰就著茶水,在啃饅頭。

腳下官靴還沾著泥水,讓揚州府的官紳都嘖嘖稱奇。

他一口氣寫了十幾份公文,讓差役連夜騎馬送出去。

鬆江府、蘇州府、常州府當進入戰時戒備,日夜巡城,絕不能出現府城失陷的情況。

縣城嘛,就自求多福了。

畢竟這麼能打的流賊,如果不顧傷亡全力進攻某個縣城,估計是一定能打下來的。

這一點,所有人都認可。

隻不過,嘴上不敢說而已。

失陷個把縣城,影響還不算太大,府城就不一樣了,朝廷驚詫,皇上驚詫。

上麵驚詫,下邊的人就要哢嚓。

此時的鬆江府,所有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

陽光燦爛,街道好似寂靜嶺。

大街上隻有偶爾急匆匆奔跑的城守營兵丁,民壯,神情緊張。

知府幾次懸賞,招募人手出城尋找巡撫、提督等人的屍體。

無人敢應,

直到賞格提到了150兩,才有幾個膽大想賭命的家夥報名。

黃浦江畔,永遠不缺冒險家!

官府鄭重承諾,隻要帶回巡撫的屍體,再追賞200兩,提督的,再賞70兩。

屍體不會說話,所以判斷身份的唯一辦法,就是看衣甲,看隨身物品。

大清朝

這點蠻好的,等級森嚴。

福康安的玉佩、衣甲、隨身的小玩意肯定是非常值錢的,和普通綠營兵的區彆很大。

哪怕是死了,也一眼瞧的出來,這是一具有錢的屍體。

這幾個膽大包天的鬆江潑皮,了一天一夜,竟然用大車拉回了10具屍體。

還彆說,真就蒙對了。

福康安,南雲升,以及多位副將都在其中。

潑皮們發財了!領了賞銀,又藏匿了一些貴人衣甲內發現的金銀。

搖身一變,也成了本府的成功人士。

開起了鋪子,穿起了綢衣,人人見了也要尊稱一聲“大官人”。

有位不知名的作家說過:

拳頭不硬的叫潑皮,拳頭硬的叫哥哥。

腰包沒錢的叫潑皮,腰包鼓鼓的叫大官人!

……

鬆江知府令匠人用楠木做了腦袋,收斂屍身後派重兵送往江北。

錢峰默然,哀歎了半宿。

海蘭察雖沒這麼傷感,卻也難得的思索了一下生死。

在金川時,他曾和福康安並肩作戰過,有些交情。

錢峰覺得,自己遇到了仕途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他隱隱覺得,長江中隱藏著一條巨獸。

不時的出來甩一甩尾巴,然後潛入水底,看著岸上氣急敗壞的人發笑。

不過,每逢大事有靜氣。

先恢複漕運,才是頭等大事。

尋找幕後人,當徐徐圖之,決不能打草驚蛇。

想清楚了這些,他立即提筆寫了份密折,隨同福康安的屍身,一齊送回京城。

悲痛的乾隆,在金鑾殿咆哮。

文武百官跪了一地,瑟瑟發抖,生怕被牽連到。

“駭人聽聞,駭人聽聞,這還是朕的大清嗎?”

“福康安,他才20出頭,他的前程還很遠大,他為朕東征西討,他還是個孩子,就這麼死在了一夥”

“朕到現在竟然都不知道,他死在了什麼人手裡?啊?荒誕嗎?可笑嗎?”

……

軍機處大臣阿桂,悲痛臉說道:

“江蘇給兵部的軍報裡說,是死在了造反的兩淮灶丁手裡,那夥人打出了旗號江南鹽軍。目前江南6府的官兵正在圍剿中,屆時定將匪首淩遲。”

乾隆神態癲狂,直拍殿內柱子:

“阿桂,你信嗎?和珅,你信嗎?朕的臣子們,你們信嗎?”

“朕!不!信!”

眾臣繼續觀察地麵的金磚,有沒有裂縫。

不時的磕一個頭,同時保持沉默。

新入京官,還心驚膽戰,甚至想著替皇帝分析分析,為君父分憂。

老資格的京官,表麵悲痛驚詫,內心實則穩得一批。

多磕頭,少嗶嗶,日子就能湊合過。

混久了,還能得一個“老成持重,穩當”的美譽。

遇事不決,磕頭高呼“但憑皇上聖裁”,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行,不丟臉。

最多被痛罵一頓,罰點年俸,簡直不疼不癢。

說句誅心的,做到這個層次的官,誰還指著那點年俸?

當然了,以上僅限於京官。

地方官是躲不掉的,作為具體經辦人,砸了還是自己承擔,貶官,流放,斬立決都有可能。

一不小心,就全家伊犁吃沙子,寧古塔堆雪人。

搞不好,女眷還會被李鬱買走,洗乾淨了放在西山島娛樂區!

……

林淮生率領500“江南鹽軍”,一路向南。

不緊不慢,沿途隻要遇到汛兵、巡檢就順手乾掉。

缺吃喝了,就沿途苦一苦大戶。

大戶們都乖巧的很,絕不敢缺斤短兩,隻求閻王趕緊離開。

很快,就抵達了兩省邊界。

“過了這個石碑,就算是浙江的地界了。”

“休息一會,把騾馬都伺候好了,接下來的路程還挺遠。”

“林統領,咱們是要去哪兒?”

“長興縣。”

在官府眼裡,他們還是那支以江北灶丁為主體的造反流賊。

實際上早就被狸貓換了太子。

如此複雜,折騰。目的就一個,爭取到更多的“造反準備時間”。

至少,彆讓清廷把全部矛頭對準自己。

待湖北鄖陽府,白蓮教缺糧起義的槍聲打響後,李鬱才能鬆一口氣。

否則,他不會那樣痛快的賣出去1500支火繩槍。

這一點,洪教主知道,潘賽雲也知道。

隻不過,他們沒得選。

洪教主曾經仔細琢磨過,要不要給李鬱揚個名。

如此一來,一東一西,大家都得被迫起事。

但是考慮到會激怒李鬱,以後的軍火就斷了來源。

最終,熱衷於紙麵推演的

洪大昌還是決定做個好人,獨立舉起這義軍的悲壯大旗。

以上,李鬱都不知情。

然而,命運的齒輪哢哢轉動,幸運的擦肩而過。

……

此時的長興縣,也沒有了往日的平靜。

弁山清風寨的好漢們,像發了狂一般,到處搞事情。

先踩點,然後上門搶一波。

從糧食到金銀,騾馬,什麼都要,攪的縣境內雞犬不寧。

富戶、士紳們紛紛到縣衙告狀,請求方知縣派兵剿匪。

綠營、衙役、民壯300多號人,出城剿匪,繞了三五天後反而被匪給剿了,掉進了埋伏。

伏擊戰,苗有林集中了所有的火器,和投矛。

剛露麵,就給官兵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然後他一馬當先,率領麾下那百十號敢搏命的漢子衝進官兵陣中。

就一矛,刺翻了馬上的長興營遊擊。

此人還有一個身份,是甄氏的丈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