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人》和《封神》同期上映,所有人都無限看好《蟻人》。
與其說看好《蟻人》,不如說看好漫威。
5月份上映的《複仇者聯盟2》,全球豪卷14億美刀的票房,超英電影,席卷全球!
是以,大部分媒體都看好《蟻人》。
尤其是北美市場。
事實證明,媒體的預測不是空穴來風,他們對了,但沒有全對。
7.17-7.19號,《封神第一部》在北美市場首周末票房僅有1800萬美刀,單日票房僅有600萬美刀。
反觀蟻人,首周末票房5700萬美刀,三倍於《封神》。
但在華夏市場,《蟻人》隻能是弟弟。
《封神》三天票房5.6億,周五票房1.7億,周六2.1億,周六1.8億。
繼《戰狼2》、《複聯2》,《封神》成為國內影史第三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電影!
那場戲,整整拍了十天,群演累癱、主演也累癱,路洋也差不多。
作為女主一番電影,影片成功,她有什麼不滿意的?
電影上映這幾天,國內女明星,就屬她風頭最勁,雖然好萊塢那邊不太買她的賬。
其實能有這個票房,不論是星辰傳媒,還是創作團隊,都滿意了。
不多不少,也是三倍的差距。
人數上千,無邊無沿。
不過,《封神》劇組受益最大的並不是她,而是菲翔(紂王)、李雪建(姬昌)、倪大宏(薑子牙)三位‘老戲骨’。
大蜜蜜也滿意了。
在內地市場,《蟻人》,一敗塗地!
在北美市場,《封神第一部》,一敗塗地?
也不儘然。
《封神》畢竟正兒八經的華夏神話,正式上映之前,星辰傳媒的預期很低。
大場麵調度,一直是路洋的短板,而《封神》卻有大量的戰爭戲份,最大的那場戲,調動了幾千個群演。
北美市場首周末成績隻要超過一千萬美刀,那就算完成目標。
那場戰爭戲,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路洋滿意。
如果再加,得算上路洋。
同一個導演,能夠確保影片的連貫性,從而保證電影的整體質量。
如果第七代導演的劃分正式確立,路洋絕對是第七代導演中的扛鼎人物。
像類似的係列片,星辰傳媒很少更換導演,開拍之初,最少要連簽兩部片約。
反觀《蟻人》,三天票房隻有1.8億。
理所當然,《封神第二部》的導筒也會交到他的手裡。
但,一切都值得。
但擱在亞洲市場,她那張臉還是很有辨識度的。
接下來,《封神》的票房一路狂飆,在電影票房狂飆的同時,星辰院線的股價也迎來了三連板。
最終,股價穩定在了150元左右,對比發行價,整整漲了五倍。
《封神》的成功,其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華藝、光線、博納等製片公司,紛紛下定決心,準備上馬大製作。
一如00-10年,華語商業片,再次迎來大片時代。
對比上一輪大片,這一輪的投資普遍漲了一倍不止。
一個億?
那隻能算是中小成本。
時代變了。
沒有3個億,都不好意喊出大片的口號。
接著。
時間悄然來到8月,此刻,《封神》的票房已經突破20億,接著,《捉妖記》上映,又給電影市場添了一把火。
《捉妖記》是燕京文化主控的項目,這是京圈的另外一個山頭。
背景很硬。
幕後的大股東之一是潮山狂人張老板。
張老板在二級市場縱橫捭闔,先後持有浦發、首鋼、佳兆業、金地集團等公司。
寶萬大戰的寶能係老板,就是學張老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