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號。
《戰狼2》正式公映,在星辰院線的運作下,上映首日的排片率高達36.2%,雄踞第一。
當然。
《戰狼2》的票房表現對得起它的排片。
單日票房1.35億,占據當日大盤產出的48.5%。
對比同期上映的《左耳》、《赤道》、《一個勺子》等電影,《戰狼2》的產出比最佳。
院線方都是看菜下碟,首日排片可以給個麵子,如果表現不好,彆怪不給麵子。
調低!
必須調。
相應的,產出比漂亮的電影,排片率也會跟著上調。
然而,喜歡的人更多。
什麼電影好,什麼是粉絲電影,他們門清。
投入高,風險還大,忙活一圈,還不一定掙錢。
換做是十年前,《戰狼2》拍出來能被網友們噴死,但換在當下,即便還是有不少噴子。
雖然私底下不少人罵陸遠,大家開開心心的割韭菜,難道不好嗎,非得掙那個辛苦錢。
影迷們或許不懂電影製作,但他們又不傻。
好不好看,他們還能不明白?
時代變了。
線上線下集體發力。
有一家精品製作公司,並且這家公司還是影視行業的頭部,其帶來的效應,遠比一個人的影響力更強。
那些歪門邪道的招數,不太好使,因為有人關照。
此時的環境跟另外一個時空不一樣,因為星辰傳媒的原故,流量時代、小鮮肉並不是主流。
再不濟,跟星辰傳媒出品的電影比比,演技如果不夠直觀,觀影體驗更加直觀。
次日,《戰狼2》的排片率漲到40%,單日票房再創新高,猛漲到1.8億,產出比持續走高。
與此同時,星辰傳媒公關部火力全開。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倒逼之下,其他公司被迫轉向精品化製作。
但不高興他們也沒辦法。
因為電影自己爆了。
然而,慢慢地他們發現,好像不用他們引導了。
所以。
精品化製作,他們必須跟。
跟了,不一定死。
不跟,一定死。
麵對這種情況,是個人都知道怎麼選。
5月3號。
《戰狼2》的排片率猛漲到50%,單日票房破2億。
五一放假三天,累計票房5.25億。
爆了!
徹底爆了。
星辰傳媒的股價已經連漲三天,隨著各路媒體下場,關於《戰狼2》的討論,越來越多。
超高的熱度,又帶動著新一批觀影大軍,然後,口碑又繼續帶動熱度。
正向循環,達成!
接下來幾天,即便是工作日,《戰狼2》的票房也沒有低於一個億。
上映七天,票房破十億。
過去這幾天,陸遠每天早上都能收到好消息,基本是《戰狼2》票房又多少多少。
幾乎可以預見,《戰狼2》的票房鐵定破20億。
第三部突破20億RMB的國產電影,來了!
前麵兩部分彆是《流浪地球》、《西虹市首富》,全是星辰傳媒出品。
就在《戰狼2》票房節節攀升之際,陸遠又請了一趟假。
這次請假是突發情況。
陳老板終於鬆口,盛大文學,他願意賣了。
其實,出售的結果,他早已下定決心,區彆隻是賣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