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並購和北美票房前30(2 / 2)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他們更傾向用數據衡量一切,所有的音樂人都被貼上了標簽。

跟企鵝簽約的音樂人,更像是簽約某廠牌。

企鵝音樂是以廠牌模式運營。

而在酷狗內部,負責獨立音樂人版塊的團隊是來自蝦米音樂,他們都是熱愛音樂的人。

一字之差,便是天差地彆。

藤訊的思路很簡單,既然打不過,那就買!

買不到。

那就並購!

企鵝內部做過儘調,如果兩家平台合並,那麼新生的企鵝音樂,將會一躍成為音樂平台頭部。

斷檔式領先的那種。

彼時,企鵝音樂完全有資格衝擊IPO。

不論是港股,還是美股,都是不錯的選擇。

關於這些規劃,小馬哥都跟陸遠提了。

其實。

企鵝眼饞酷狗旗下的獨立音樂人,陸遠何嘗不眼饞企鵝的流量入口?

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入口很重要。

沒有曝光,再好的作品也難出頭。

並購,陸遠並不排斥,現在雙方的焦點在於獨立音樂人板塊。

跟十年後相比,企鵝眼下的名聲削微有點不好。

酷狗和蝦米的初創團隊都對並購存在疑慮,雖然陸遠是最大的股東,可以一言而決。

但獨夫是走不遠的。

人心散了,隊伍還怎麼帶?

所以,雙方還在談判,主要是酷狗和企鵝音樂的團隊再談,等他們談出一個恰當的方案,或者進入死胡同,陸遠和小馬哥才會切入。

儘管暫時沒談攏,但雙方合並的意向已經很明確。

兩個大老板都定下的事,怎麼會不成功?

……

3月6號。

《誅仙》上映第25天,單日票房3280萬,累計票房13.7億,正式打破《阿凡達》創下的影史最高票房。

截至今日,《誅仙》在北美地區的總票房也正式突破一億美刀。

一部沒有好萊塢演員,且題材還是偏向東方的電影,票房能夠破億,確實讓很多人震驚。

電影上映之初,大部分預測機構給出的票房都是6000-8000萬之間。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有陸遠加盟的電影,至少也能值這個價。

但結果卻打了不少人的臉。

《誅仙》的累計票房很可能達到1.1-1.2億美刀,以2012年的票房市場,票房1.1-1.2億美刀至少能夠排入年度票房前25名。

一部外語片躋身北美票房前三十,多少年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了?

雖然這隻是第一部,但老美也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

後續值得關注。

如果隻是偶然發生,那麼也沒必要較真,有錢大家一起賺。

然而,如果真的觸碰到禁區,該打壓,索尼、環球、華納、迪士尼等巨頭也不會手軟。

文化輸入,他們讚同。

他們輸出,可以!

被輸出?

NO!

就是這麼雙標。

好在逆全球化暫時還沒開始,如果放到幾年後,北美票房市場,即使不關閉大門,也不會讓《誅仙》在一千多家影院開畫。

另一邊。

《誅仙》北美票房破億之後,國內媒體又一次鋪墊蓋地的報道《誅仙》,勢頭遠比打破影史票房還要猛烈。

因為性質不一樣。

此前,星辰傳媒出品的幾部電影,雖說是國產,實際上卻是好萊塢那一套。

而仙俠卻是華夏本土文化。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文化輸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