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奧體中心。
一年一度的中歌榜頒獎典禮再度舉行,相比於去年,今年的中歌榜迎來了顯著的變化。
中歌榜連名字都改了,直接從燕京流行音樂頒獎典禮,改成了華語流行音樂頒獎典禮。
令人詬病的內地、港台分類評選方式,也改了。
取而代之的是【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年度製作】、【年度新人】四大通類,以及【流行類】、【搖滾類】、【民謠類】、【R&B類】四大分類。
【年度新人】、【年度歌曲】等等獎項的評選規則,也發生了變化。
電台點數+專輯銷量,成為關鍵因素。
此前,提名名單公布時,外界還奇怪,電台點數他們能力理解,畢竟,中歌榜就是靠電台數據起家的。
專輯銷量是從哪來的?
星外星?
星外星雖然也每年發布專輯銷量榜單,但他們發布的榜單隻是他們代理銷售的專輯。
直到【星河音樂】拋出了榜單數據,外界終於明白了‘中歌榜’為什麼改版。
原來是早有預謀!
對此,【金曲獎】的反應最為劇烈。
雖然‘金曲獎’沒有明確說什麼,但主辦方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向灣灣藝人施壓,不允許參加大陸的【華語歌曲榜】評選。
不得不說,‘威脅’是有用的。
本來確定出席的伍月天,現在直接鴿了,除了他們,還有一些原定參加的灣灣藝人也取消了行程。
但金曲獎無法一手遮天。
今年【華語歌曲榜】的出場嘉賓空前強大,兩岸三地兩百多位歌手,外加上百位幕後音樂人,全部出席。
除了灣灣地區的部分藝人,其他內地、香江,凡是活躍在歌壇的歌手,基本都來了。
在灣灣出道的JJ林、王力虹、奶茶倫、張惠美、孫妍梓、單飛的田馥臻、蘇大綠、BY2、戴佩尼、小齊哥、楊宗惟、陳小東、羅智翔、潘偉柏等等歌手,也給了主辦方麵子,來到了現場。
此刻,不論是歌手,還是唱片公司都明白了一個道理。
大陸才是工作的重心。
鄧梓琪、楊宗惟兩個人就是最好的案例。
參加好聲音之前,他們倆個在灣灣、香江已經小有名氣,但那會兒,不論是唱片公司,還是歌手本人,都沒有賺到太多錢。
本土市場,太小。
他們亟需向外拓展。
《好聲音》、《我是歌手》、《尋光》三檔綜藝,分彆指向新人、老歌手、獨立音樂人。
一些大牌歌手或許不在意,反正他們不會參加那些綜藝,但歌手背後的唱片公司就不行了。
憑借《歌手》翻紅的李慧珍、田振、吳彤、薛謙謙、林智炫瘋狂撈金,誰不眼紅?
《尋光》計劃也捧紅了一批獨立音樂人。
而今,第二季《我是歌手》的參賽名額,已經成了香餑餑。
兩級反轉!
徹底印證了那句‘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來日讓你高攀不起’。
最後。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已經提前收到風聲,這一屆【華語歌曲榜】會是最後一屆。
下一屆【華語歌曲榜】會來一次大更新。
主辦方從燕京廣播電視台,變成音協、全國衛星音樂廣播協會、企鵝音樂、酷狗音樂、千度、星河音樂。
多方聯合主辦。
官方批準,民間承辦。
了解內幕的人都知道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
一些行動快的品牌方已經谘詢星河音樂,準備購買冠名權。
然而。
明年的頒獎禮沒有冠名。
讚助,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