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最討厭的人絕對是卡爾森·布洛克。
此人是渾水調查公司的創始人。
10年6月,卡爾森成立渾水公司,從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渾水相繼做空東方紙業、綠諾科技、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等中概股。
今年十一月,分眾傳媒又一次成為渾水的目標。
分眾傳媒是國內最大電梯廣告媒體,其創始人薑南春也是華藝兄弟的股東之一。
在渾水發布的公告中,分眾傳媒存在虛報LCD屏幕數量、內幕交易等問題,公告發布當日,分眾傳媒股價跌幅一度高達39.49%。
(後來做空瑞幸咖啡,也是渾水乾的)
雖然盛大沒有成為渾水的目標,但中概股一再遭重,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在美上市的華夏公司。
陳老板,他愁啊。
跟他一樣愁的,還有博納影業總裁於東。
去年12月,博納掛牌納斯達克,於東攜龔麗一起敲鐘,那意氣風發的儘頭,跟傑克馬敲鐘時,一毛一樣。
但,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博納影業首日股價即破發。
打那之後,博納的股價就沒有起來過。
博納跟盛大、星辰傳媒合作《龍門飛甲》,不免有幾分挽回股價的心思。
《龍門飛甲》在內地上映之後,還會在亞洲,以及北美上映。
不過,陸遠不太看好《龍門飛甲》的海外票房,哪怕有李蓮傑、大蜜蜜兩位熟臉,這部電影也很難取得高票房。
原因很簡單,《龍門飛甲》的劇情太複雜。
複仇、奪寶、江湖兒女情、花樣百出的兵器、陰謀陽謀、出奇製勝的武功,快之又快的3D。
元素太多,華國人看起來都有點迷糊,更彆說不了解武俠的老外們。
當然。
有大蜜蜜出演女主,《龍門飛甲》的海外票房肯定會比原時空更高一點,原時空《龍門飛甲》的海外票房一共隻有300多萬美刀。
其中,阿美瑞卡17萬,大馬貢獻最多,一百多萬美刀,英格蘭最慘,隻有186刀。
而今,有星辰傳媒牽線搭橋,海外票房高的不敢說,肯定不會低於1000萬美刀。
次日。
《龍門飛甲》首日票房出爐,以單日4180萬的票房,登頂內地票房單日冠軍。
開門紅!
同日。
《鴻門宴傳奇》提前下畫,宣布撤出賀歲檔。
單日幾十萬的票房,不撤還能乾嗎?
從11月20號上映至下畫,《鴻門宴》累計票房1.03億。
放在幾年前,破億算不錯,但對比7、8000萬的投資成本,電影賠定了。
造成這個結果,總得找個背鍋的吧?
看看幾位主演,黎民是四大天王,樹大根深,張涵與(張良)、馮少峰(項羽)都是華藝的人。
也沒那麼好黑。
拋開這幾個人,隻有一個人適合背鍋。
劉一菲。
對於港圈而言,劉一菲是外來人,雖然港圈大佬願意捧她,但在李仁剛、黎民、劉一菲三人中找一個背鍋俠。
挑誰,不言而喻。
接下來幾天,網絡上忽然多了一些‘票房毒藥’的討論話題。
不過。
通告並不多,劉一菲現在正在拍溫瑞安的《四大名捕》係列,這部電影是光線聯合徽省廣電,以及港資拍攝的電影。
糖人也投了錢。
不然的話,胡戈也沒法穩坐主演的寶座。
所以,‘票房毒藥’的名頭現在還不能帶,《四大名捕》三部曲對外號稱投資2.3億,雖然第一部隻投了5000-6000萬,但也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另一邊。
《龍門飛甲》的票房一路走勢強勁,首日4180萬,次日4600萬。
12月12號,因為是周一,票房有所滑落,報收3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