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蜜蜜拍攝《vogue》大片期間,《變形金剛3》強勢來襲。
自6月29日,《變形金剛3》正式公映以來,便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全球影視市場。
豪取多國周票房冠軍。
因為一部分原因,《變3》在國內上映時間延遲了一段時間。
幾天前,《建黨偉業》票房正式破四億。
截至《變3》上映前夕,《致青春》累計票房1.7億。
然後。
兩部電影砰的一聲,票房成績直線下滑。
《變形金剛3》首映日以9120萬的票房,創下了華夏影史最高首日票房紀錄。
單日近億的票房,橫掃七月檔,業內外人士紛紛驚呼,狼來了。
次日。
《變形金剛3》更是單日轟下1.12億票房,成為國內首部單日破億的電影!
連《阿凡達》都沒有做到。
同期上映的《鋼的琴》(王千原)、《建黨偉業》、《致青春》,排片量幾乎被擠到10%以下。
據相關媒體統計,《變形金剛3》的平均排片率超過80%。
很多電影院從早到晚隻播這一部電影。
星辰院線旗下的電影院雖然沒有那麼狠,依舊給國產影片留了部分排片,但總體而言,《變形金剛3》的排片率也到了60%左右。
熱門黃金時段,排片率偶爾能到7成。
看到《變形金剛3》以犁庭掃穴之事,狂攬內地電影票房,相關媒體又一次痛批國產影視公司不作為。
不思進取!
這一次,連星辰傳媒都沒躲過媒體的刀鞭。
單日票房破億,造成的震動,太大了。
連韓三坪都忍不住給陸遠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接通,韓三坪直接問了一個問題。
《誅仙》什麼時候拍?
國內太需要一部3D大片了,《龍門飛甲》雖然也是3D武俠電影,但成品效果嘛,韓三坪心中有數。
多大的碗,裝多少的飯。
《龍門飛甲》的投資隻有3千萬美元,片酬又占用不少份額,真正用於特效方麵的投入,可謂捉襟見肘。
視覺震撼,完全不夠看。
得知《誅仙》11月左右開拍,韓三坪稍稍定下了心。
星辰傳媒出品的電影,還是靠譜的。
即使口碑不太出色的《致青春》,票房成績也不差。
而且,陸遠是那種沉得下心的人。
國內民營影視公司,有一個算一個,都比不過星辰傳媒。
誰會幾個億幾個億的投入到後期製作?
那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星月映畫產業園一期剛剛完工,二期工程立刻上馬,十個億的投資雖然不是陸遠一個人出,但星辰傳媒、晨星基金是占了其中的大頭。
持續性的投入,放眼其他公司,誰能做到?
華藝上市之後都乾了些啥?
投資院線了嗎?
有,但不多!
投資後期製作了嗎?
有,就一點點。
融到的錢跑去搞什麼網遊開發,搞什麼聯名手遊。
撈錢的意圖,有點過於明顯。
韓三坪還聽過王忠軍的一句話,交朋友是第一生產力。
跟阿狸馬搭上線後,華藝也引進了分眾傳媒、雲鋒基金等浙商資本,有了錢,隻想著營銷製勝。
哪像陸遠,踏踏實實,營銷重要,後期投入也很重要。
營銷破天,也能不把一坨大便變成一塊金子。
其實,對於國內影視市場環境,韓三坪也知道那些人是怎麼想的。
急功近利,隻想著掙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