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號。
陸老板空降香江,直接導致機場周圍發生大規模擁堵。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報告,香江普通話的普及率47%,英文普及率46%,自回歸以來,普通話首次超過英文。
除了粵語之外,普通話、英文就是香江的第二語言。
換而言之,陸遠的中英文專輯都存在大量的受眾,哪怕他很少來香江,但仍然架不住死忠粉絲一堆。
陸遠演唱會不僅衝上了娛樂新聞,還先後登陸了財經、社會版塊。
千禧年之前,香江歌壇在華語地區占據著統治地位。
但隨著四大天王先後隱退、半隱退,香江流行樂壇麵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麵。
力推的謝鋒,並沒有翻起太大的浪花,跟四大天王完全沒得比。
世紀之交,隨著奶茶倫、孫妍梓強勢崛起,灣灣天團席卷華語歌壇。
緊接著,灣灣天團獨步歌壇。
直到超女誕生,內地才出現了人氣比擬港台歌手的偶像。
但貼著選秀歌手出道的超女,並沒有在港台地區闖出什麼名堂。
華語樂壇再次轉向的標誌性事件,是陸遠的異軍突起。
07、08年,陸遠僅憑一己之力,就壓得港台歌手抬不起頭。
不論是老牌天王天後,還是周陶王林新生代天王、小天王,亦或者是SHE、飛倫海之類的超人氣天團,統統不敵。
陸遠進軍國際之後,首專登頂全球暢銷榜第一,次年,七項格萊美提名,最終七中五。
打破一係列記錄!
彼時,隻是陸遠一家獨大,華語樂壇的中心仍在寶島。
但《好聲音》橫空出世,徹底打破了原有格局。
趙磊、李榮昊、關哲、鬱可惟、胡廈、許鬆、汪蘇瓏等唱作人逐步走向台前。
至此,華語樂壇的重心再次開始轉移。
由灣灣轉移至內地。
因此,港台這邊不少唱片從業者,恨陸遠恨得牙癢癢,一如當年港台互相掐架。
但市場並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
唱片公司如果能操縱歌迷,那也不用費心的收歌,直接操縱歌迷買買買就完事了。
因此,哪怕部分唱片公司不爽,也影響不到大局。
紅磡體育場的門票壓根不夠分,兩場兩萬多人次,哪夠分的?
然後,1000港幣的門票,硬生生被黃牛炒到了上萬港幣。
翻了十倍不止。
香江歌迷集體請願加場,但臨時加場,明顯不現實。
【在路上】巡演的場次全部定好,改了一場,後麵的計劃全得變。
1月29號,紅磡體育場人流如織,除了大量的歌迷,不少港星也去了現場。
北邊看台。
望著台上光芒四射的陸遠,看著那年輕的麵孔,張學有不自覺的生出了一種老了的感覺。
從今天的表現來看,陸遠的唱功又穩又強。
但這不是最強的。
最強的還是情緒感染力,看看那些激動落淚的現場觀眾。
數遍華語樂壇,這份感染力也是獨一份。
陸遠真的應該多開幾場演唱會。
CD轉錄丟掉了太多的細節。
不過,張學有隻是那麼一想,又是演員,又是公司老板,陸遠哪有那麼多的時間。
一旁,張學有的老友哈林,正跟其他歌迷一樣,興奮的搖晃著手環。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跟著唱了幾句,哈林轉頭一拍張學有。
“友仔,嗨起來!”
張學有笑著搖了搖頭,他都多大了,還嗨。
很快。
在萬人大合唱中,演唱會來到了尾聲。
眼看大量歌迷不願退場,陸遠不得不翻唱,又多唱了幾首歌。
今天的演唱會,他依舊沒有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