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時代的旁觀者(1 / 2)

9月9號。

周三。

非休息日,全國各大城市,居然有部分音像店出現了排隊購買專輯的‘盛景’。

沒錯。

擱在此時,能夠出現排隊,絕對是不折不扣的盛景。

尤其是那些音像店老板,他們的感觸最深。

老吳就是一個從業超過十五年的音像店老板,從90年代開始,他就一頭紮進了音像店行業。

一乾就是十幾年。

看著門店外排起的長龍,恍然間,老吳以為自己回到了千禧年。

千禧年左右,也是音像店最輝煌的時候,那會兒,附近的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台隨身聽。

有錢的一點,還會買上一台索尼的CD機。

彼時,正值磁帶、CD的黃金時代,至今,老吳還記得任閒齊爆火的時候,門店的生意有多好。

早上一開門,就有絡繹不絕的客人上門。

除了磁帶、CD之外,VCD/DVD光碟租賃也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雖然租金不高,幾毛錢一天。

但架不住細水長流。

然而,這才過去多久?

十年都不到,世界怎麼就變了呢?

現在的年輕人聽歌用的都是MP3,MP4,iPod,像隨身聽、CD機,已經變成了老古董,被掃入了垃圾堆。

歌迷聽歌,也不用去音像店慢慢淘碟,隻需要有台電腦,網絡上什麼資源都有。

沒電腦的,也能去網吧,或者街邊的打印店下載盜版資源。

幸好老吳趁著唱片市場的黃金時期,賺了不少錢,東大橋的這家店,被他盤了下來。

跨世紀音像店,也成了東大橋路僅存的一家音像店。

其他的音像店要麼轉行賣起了數碼家電,要麼開起了咖啡廳,隻賣唱片的純正音像店,隻剩下這一家。

其實,老吳現在還開著這家店,純純屬於虧本生意,扣除水電、人工開支,一個月的利潤連五千塊都不到。

如果關店,把門店租出去,一個月租金都能收一萬多。

但老吳沒這麼做。

乾了這麼多年,他對於唱片業,多多少少還是有感情的,真關了門,他還怪舍不得的。

反正他也不靠那點租金吃飯,音像店隔壁的那家店,也是他的,一個月租金一萬八。

再算上出租的那套房子,一年雷打不動的租金收入就有三十多萬。

他開店,純粹是為了興趣愛好。

原本,老吳覺得唱片行業,或者內地歌壇就會這麼慢慢死掉。

他是親身經曆過黃金時代的人,對於內地樂壇的未來,他一直持悲觀的態度。

唱片行業的黃金時代,幾乎是港台歌手的天下,內地能賣動唱片的隻有孫南、雨泉、娜英、韓虹、刀狼等嫋嫋幾人。

對比港台歌手,內地歌手潰不成軍。

不過,從陸遠出道之後,情況慢慢發生了變化,這小子的唱片,比那些港台歌手賣得還要猛。

出道即巔峰!

07、08、09年,僅僅三年,陸遠搖身一變,成了國際巨星,變化快得讓人目不暇接。

不僅如此,這小子開得公司,也培養了好幾個號召力不錯的歌手。

那個叫許鬆的歌手,雖然老吳不太喜歡許鬆的風格,就像他不喜歡周傑綸一樣。

但架不住人家專輯能賣,那些初中生、高中生,來買許鬆唱片的人,不要太多。

還有那個叫美娜的小姑娘,不得不說,這姑娘長得真好看,雖然唱歌的水平馬馬虎虎。

但偶像歌手,談什麼唱功?

那些上學的孩子們,特彆喜歡買她的唱片,而且,女學生買的還要更多一點。

喜歡她的女生,比男生還要多。

《我是美娜》是7月份發行的專輯,直到今天,老吳這家店,單店就賣出了五百多張。

補了好幾次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