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星辰傳媒的出現,宛如一陣及時雨。
雙方的談判過程很簡單。
星辰傳媒啪的一下,一手打出金錢,一手打出作品影視化。
麵對一對王炸,開心麻花幾乎毫無抵抗就接受了星辰傳媒的注資。
如今,會計公司正在對開心麻花的財務情況進行審計,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五到六月份就能完成入股。
關於具體的比例,開心麻煩的三位創始人張晨、於凱、田友良隻願意出讓30%的股份。
開心麻花最初是2003年成立,三位創始人每人出資十萬,每人占據33.33%的股份。
幾年過去,股份比例始終沒變過。
但融資價格卻漲了上去。
此時的開心麻花雖然還沒有登錄春晚,但在業內,已經小有名氣,並培養出了一批忠實的粉絲。
星辰傳媒要拿到30%的股權,需要付出600萬。
換句話說,開心麻花的估值是兩千萬。
六年時間,30萬,變成2000萬,翻了66倍。
這樣的估值,其實不算太離譜,畢竟,開心麻花已經過了虧損的時候,有了自主造血能力。
並且,開心麻花旗下的藝人大多都是簽的長約,穩定性很高。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張晨他們三個報價是900萬換取30%的股份,最後,硬生生被星辰傳媒砍掉了3成多。
沒辦法。
相比於星辰傳媒,開心麻花明顯更需要星辰傳媒的資源。
像《奔跑吧兄弟》這樣能夠上星的綜藝節目,開心麻花即使有錢,也做不出來。
一是沒有相應的團隊。
二是沒有電視台資源。
“老板,你能不能多當幾期飛行嘉賓?”
猶豫片刻,杜花開口道:“如果你能多出席幾期,招商工作會好做很多。”
“這件事,你跟小毛商量一下。”
陸遠點頭道:“看她能調出多少檔期,如果能調出來,就多加三期吧。”
“好!”
聽到這話,杜花心中信心大增。
按照最初的方案,老板隻當一到兩期飛行嘉賓,如果加上三期,一共有了五期。
含‘陸’量都快過半了。
不一會兒,杜花心滿意足地走出了辦公室。
看著她瀟灑離去的背影,陸遠隻得感慨。
得。
他就是天生的勞碌命,又被杜花榨出了三期的空檔。
不過,杜花的建議也不是沒道理。
星辰傳媒推出的《奔跑吧兄弟》,確實少了點星光,原版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常駐嘉賓,除了王某蘭、鄭愷沒什麼名氣。
其他諸如鄧朝、王保強、大寶貝(新四小花旦)、李黑牛、陳賀,或多或少都有代表作。
不算是小透明。
是以,陸老板隻能犧牲一下,擠出一點時間,多錄幾期綜藝,帶一帶公司旗下的藝人。
縱觀星辰傳媒版《奔跑吧》,隻有鄧朝和王保強跟星辰傳媒沒關係,其他人全是星辰傳媒的關係戶。
如果能把他們都捧紅,陸遠犧牲一下也是應該的。
畢竟,他們紅了,陸老板能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至於能不能堪比原版,陸遠有那麼一點心虛,原版的紅,太過現象級。
提前幾年推出這檔節目,能不能大紅大紫,他也沒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