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新人,同樣的橫空出世,同樣的身份(外國人),極為相似的B榜走勢,差不多的年紀。
如此之多的共同點,以致於媒體們,紛紛將兩人放到一起進行比較。
拋除一些湊熱鬨的媒體,樂評人也紛紛出動,開始大規模的點評陸遠的三首‘新歌’。
這一次的點評中,雖然也有環球唱片買的水軍,但更多的樂評人是自帶乾糧。
公告牌第七,關注度足夠高了。
歌詞、旋律、編曲、主題、立意、結構、混音、MV、唱功,乃至歌手個人形象,都在點評之列。
儘管有一部分傳統型的樂評人,覺得《ting Stars》很垃圾,既不搖滾,也不流行,歌詞也充滿了矯揉造作。
但哪裡都不缺少標新立異的人,除了這部分樂評人,其他大部分樂評人都給出了好評。
在阿美瑞卡的專業樂評人網站pitchfork中,《ting Stars》的樂評人好評率達到了驚人的65%。
不論中外,樂評人都是口味最刁鑽的一群人,65%的好評率,已然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
如果整張專輯的好評率都能維持這個數據,陸遠的個人英文首專完全有資格競爭2008年年度最受樂評人青睞專輯。
樂評人的點評,媒體的大規模討論,又給《ting Stars》增添了新的燃料。
3月6號。
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如期而至。
《ting Stars》——第四名
《Hall Of Fame》——第十名
《Natural》——第二十名
一個亞洲麵孔的新人,兩首單曲登陸公告牌單曲榜前十!
榜單一出,全美震動!
更多地媒體,更多地網友,紛紛加入討論,陸遠的MySpace個人檔案頁麵,訪問量暴增!
當那些新來的網友聽到《fade》和《the nights》兩首純電音時,仿佛發現了新的寶藏。
什麼鬼?
這兩首歌,竟然找不到一點資料?
難道是LU的新歌嗎?
那麼多追問的留言,LU為什麼一條都不回?
很快,嗅覺敏銳的媒體就追到了MySpace,當他們聽到那兩首電音時,反應和很多網友,一毛一樣。
My God!
這兩首極具動感的電音,也是LU的儲備彈藥嗎?
甚至有網友翻牆進入國內的互聯網,然後就有人找到了《oh father》以及那首《憂傷》的MP3音源。
當知情人士公布搜集到的資料後,很多人方才如夢初醒。
搖滾、流行、民謠、純音樂、電音,風格如此多變的歌手,真的是一個新人嗎?
你還有什麼不會的?
此外,不到一年的時間,LU先後發行了兩張華語專輯,總銷量超過270萬+。
這個數字即使放到版權保護更完善的歐美地區,也是極為亮眼的存在。
但,但,LU在兩張中文專輯後,又發行了一張英文專輯。
一年時間,三張專輯,橫跨兩個語種,唱作俱佳,詞曲、編曲、製作一人包攬,這……這年輕人是怪物吧?
一定是吧??
這是正常人能乾的事?
創作,總有一個靈感枯竭期吧?
在一眾驚歎中,陸遠的油管個人live視頻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訪問高峰。
大部分人第一次觀看視頻的反應,都差不多。
臥槽!
這……這現場感染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