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489:油底肉(1 / 2)

第488章 489:油底肉

楊春燕看了看後院階簷下,“柏樹枝都準備好了啊?”

“柏樹枝、甘蔗皮、還有花生殼,都放洗衣板上麵了。”張秀香說著把碗筷、盤子都放進鍋裡。

楊春燕拿了絲瓜瓤子,“我們一個洗,一個清。”

“要得!”張秀香站到裡麵那口大鍋前,“春燕,你覺得去選婦女主任好麼?”

楊春燕扭頭看著她,“你咋想起問這個?”難不成李秋月找她說了?

張秀香小聲道:“我聽許嬸說,向群英前幾天找徐書記說她乾到年底就不乾了。”

楊春燕還是覺得當個小隊長也比當婦女主任好,“她乾不乾是她的事,我們可不能乾!”

張秀香看了看四周,湊上前附耳道:“燕兒,我覺得一個娃太少了,我要是乾婦女主任,以後你想再要一個的話,就有人通風報信了。”

“二嫂,真的不用!”楊春燕感激的看著她,想了想還是湊上前,“我和懷安在寧安買了塊地皮,如果以後想的話,可以去那躲。”

張秀香驚訝的看著她,“真的啊?秋月要曉得了,八成要去伱那躲!”

楊春燕點頭道:“房子的事你先彆告訴三嫂,等以後再說!”

“曉得了!”張秀香說著又道,“還有地皮麼,有的話我們也買!”

楊春燕沒想到她也想買,“我跟懷安說說,讓他下次去寧安請黃哥和小王醫生幫忙打聽一下,有了我就跟你說。”

張秀香笑眯眯的看著她,“自從跟著你挖草藥賣錢,我就明白了,跟著你乾準沒錯!”

二嫂就是猛!

楊春燕有些哭笑不得的說:“你就不怕我把你帶溝裡了?”

“不怕!”張秀香連考慮都不考慮一下的說道。

妯娌兩個在灶房清洗,趙慧芳和李秋月坐在放了菜板的方凳前切肉片。

灌香腸的豬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灌最巴適,切片之前把肉上麵的白膜,筋膜,軟骨剔除乾淨。

切成薄薄的大大的一片,這樣灌出來的香腸煮出來切片的時候才不會散開。

這年頭沒有灌裝香腸的機器,大夥兒就從竹林裡砍竹筒用,將腸衣從竹筒裡穿過,套在上麵,就可以灌裝了。

楊春燕和張秀香將鍋灶刷洗好出來,見盆子裡已經裝了大半盆肉片,兩人一起幫忙把剩下的肉切好,將周母調配好的五香粉,鹽巴、海椒麵還有冰糖、倒進盆裡。

趙慧芳揉揉發酸的手腕,“好了,拌好調料揉好了,還要醃個把鐘頭才能灌腸。”

張秀香拍了楊春燕一下,“揉這個可是個力氣活,你倆讓一邊去,我跟大嫂來就成。”

楊春燕起身讓開,“海椒麵和鹽巴辣手的很,早曉得把家裡的塑膠手套拿過來了。”

張秀香兩人蹲到大木盆前,“沒事,我們動作快,十來分鐘就好了。”

等兩人把調料均勻的揉開揉味後,楊春倒了一碗高梁酒在裡麵,兩人又揉了幾分鐘才停了下來。

楊春燕忙給兩人端了盆熱水過來,“快洗洗,不然火辣辣的疼。”

“嗯!”趙慧芳兩人忙去洗手。

楊春燕回到灶房,把周母預留下來炸油底肉的上好五花肉、還有坐墩肉洗乾淨後焯水,撈筲箕裡麵濾乾水分。

趙慧芳和張秀香把肉皮用火燎一遍,燒的焦黃後刮洗乾淨,切成七八兩一塊,用鹽、白酒、藤椒麵拌均勻,醃漬到明下午就能炸製了。

相傳油底肉是諸葛亮親率西路大軍征討時,因為大軍經千裡跋涉,戰線過長,後勤補給困難,加上氣候炎熱,肉類送抵前線早已腐爛變質而不能食用。

諸葛亮為解決士兵的營養補已問題,結合當地風土氣候,將豬肉秘料醃製,炸除水份油脂,裝入壇內、用油封、窖藏。

西南本地還有個傳說,油底肉是遠古時候居住在“笮都夷”的笮人,為在炎熱的夏季,防止豬肉腐爛變質而研製的一種對肉食品保鮮的儲藏方法,後經諸葛亮發現,宣揚開來。

炸好了的油底肉窖藏數月或數年也不會變質。這種肉雖不是新鮮豬肉,吃起來卻皮糯肉粑,入口化渣,肥而不膩,香味綿長。

這年頭炸油底肉都用的豬板油炸製,炸製前將醃製後好的肉塊,去除表麵的調料,晾乾表麵水份。

將煉製好綠地豬板油油渣撈出,然後把醃製好的肉放進油鍋裡炸。炸油底肉必須將肉塊裡的水分炸乾、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