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寄生(1 / 2)

三人快到水溝邊時,楊春燕看到一棵貓兒豆上麵纏滿了嫩黃色,開著白色小花的菟絲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菟絲子屬草本植物,它長著嫩黃色可人的藤絲,沒有葉子,花很小,白色,常成簇生長。

這種植物沒有根葉沒有葉片,全靠強取豪奪,吸收寄生主的養分才能夠生存下來,是一種典型寄生的植物。

它們喜歡寄生在豆角上,一旦遇到的合適的宿主,就會瘋狂的生長,從宿主那裡獲取大量的營養。長得慢又長得小的寄生主,乾脆就被菟絲子吸乾營養而死。

菟絲子還是中藥材菟絲子的基源植物,等它的果實成熟就可以將其種子弄來做藥。藥典記載,菟絲子能“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

三人到了溝邊,楊春燕見那些鹽膚木已經開花了。

鹽膚木長得和漆樹也有些相似。楊春燕想起老人常說長了漆樹地方,不遠處就有鹽膚木,她看了一圈並沒發現。

鹽膚木為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小的兩三米,大的有十來米高。小枝棕褐色,被鏽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

鹽膚木為漆樹科植物,也叫五倍子,因為它是一種叫五倍子的蚜蟲寄主植物。

五倍子蚜蟲刺傷鹽膚木的幼枝或者是嫩葉後並且寄生在裡麵,從而形成各種狀態的蟲癭。

這些蟲癭的形態不一,大小長短也不一樣,有的像拐棗,還有的像迷你版的小拳頭,小羊角,這種蟲癭就是難得的中藥材五倍子。鹽膚木也因此而得名五倍子樹。

但鹽膚木真的跟“鹽”有關係,這種樹在夏季的時候,全樹會分泌出像鹹鹽一樣的水分。

待到裡麵的水分散儘,樹乾表麵就會結一層白白的鹽霜。果實成熟後,就連紅彤彤的果實也是鹹的,吃起來鹹酸鹹酸的。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山裡人經常將鹽膚木的樹乾表皮那層白白的鹽霜刮下來,帶回家用水熬煮後得到裡麵的鹽分,也會將鹽膚木的果子摘回家煮水熬鹽。

鹽膚木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各部位均能人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它對於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漆傷都有好的療效。

根入藥為“鹽麩子根”,有驅風,化濕,消腫,軟堅的功效。

去掉栓皮的根皮為“鹽麩根白皮”,有祛風濕,散瘀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花入藥為“鹽麩木花”,治鼻疳、癰毒潰爛。果實入藥為“鹽麩子”,有生津潤肺、降火化痰、斂汗、止痢的功效。

它的果實微寒無毒,能夠收斂止血,潤肺降火,用於治療咳嗽,肺虛等病,就是我們說的五倍子。

鹽膚木過去不遠,還長了幾顆橄欖樹,周懷安摘了幾顆橄欖果分彆遞給兩人,又對楊春燕道:“吃幾顆,你不是說喉嚨有點不舒服麼?”

這種橄欖和那種橄欖不一樣,它的學名叫餘甘子。彆名:油甘子、滇橄欖等等。

餘甘果剛入口是苦的,苦後回甘,是最能代表先苦後甜的水果。

周一丁也扔了一顆在嘴裡,咬開後一股苦澀的味道立馬充溢著口腔,嚼了兩口將碎渣吐出,對兩人說:“你們在這挖草藥,我去林子裡看看。”

周懷安叮囑道:“去兩個鐘頭就回來,記著彆走太遠了。”

“曉得了。”周一丁揮揮手,帶著大黃跨過水溝,去林子裡打獵去了。

楊春燕和周懷安先把那些半邊花割了,又去挖黃精,來得及的話再挖那些玉竹和天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