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一筆進賬(三千大章)(1 / 2)

周懷安把雞公車停在邊上,兩人解開綁在竹筐上的繩索,將草藥抬下來後抬進了診所,“王醫生,吃早飯沒?”

“吃過了!”戴著老花鏡看書的王醫生抬頭看到兩人,笑道:“是你們啊!”說著看向竹筐,“這是你們挖的草藥?”

周懷安笑嘻嘻的點頭,“是的王醫生,我們上山挖了些草藥,麻煩你看看行不?”

“好,我看看。”王醫生放下老花鏡,朝竹筐走來。

“燕兒,你把藥抱出來給王醫生看,我去把另一筐提進來。”周懷安邊說邊往外走。

“王醫生,我去幫他抬一下。”楊春燕說罷急忙轉身,幫著周懷安把草藥抬進了診所。

王醫生抓了些折耳根看了,“魚腥草,清洗的也乾淨。”

“魚腥草洗乾淨晾了一晚上,怕捂壞了,就放在益母草和藿香上麵。”楊春燕忙把魚腥草抱起放背篼裡,露出下麵的草藥。

王醫生一一查看後,微笑著點頭,“這些都不錯,我都收下了。魚腥草三分一斤,益母草六分一斤,藿香七分。”

楊春燕聽後雖說和她以前的價錢是有些出入,但她清楚現在的錢能買到更多的東西,如今兩人有了第一筆進賬,以後隻會越來越多。

她高興的說:“王醫生,我們還挖了川芎,割了些首烏藤,還挖了兩塊年頭有點久的首烏。”

“不錯啊,你們兩個動作挺快的!”王醫生笑著說,“拿來我看看。”

周懷安把首烏從竹筐裡拿了一塊起來,遞了一個過去,“這塊要小一些,還有塊大一點的。”

王醫生接過聞了聞,又看了看,點頭道:“不錯,有些年頭了,收拾的也很乾淨。”

周懷安殷勤的將另一塊遞了過去,“這兩個是長在一起的,離了有兩步遠。”

王醫生接過看了一會兒,笑道:“年頭久,品質還不錯,但這東西沒你們想象的值錢。春燕應該曉得一些吧?”

楊春燕連連點頭,“我曉得。”這東西在這邊特彆容易生長,就算三四十年後價錢也不高。

王醫生點點頭,又看了首烏藤和川芎,“首烏藤品質也不錯,我給你一角二一斤,川芎也算上品,我給你兩角錢一斤。”

周懷安聽後笑眯了眼,開心的看著楊春燕,覺得還是自己有本事,找了個能乾的老婆。

看著那兩塊何首烏,想著要是能賣到三四塊錢一斤,也有十幾二十塊了。

王醫生把幾樣草藥的價錢告訴兩人後,看著兩塊何首烏,想了一下後說道,“這兩塊首烏品質還不錯,我給你們八十塊錢,你們看咋樣?”

楊春燕愣了一下,發現和自己預估的差彆有點大,轉念又想,現在環境好野生的何首烏也容易找到,價錢可能也要低一些。

周懷安看了楊春燕一眼,見她沒意見,笑道:“我們相信你。”

一天功夫就進賬幾十,他覺得挖草藥賣不要太好,簡直就是無本的買賣。

媽耶,發財了,聽老婆的就是好,長這麼大還沒賺過這麼多錢!從來都不知道,賺錢還可以這麼容易的?

媽老漢和幾個哥嫂在地裡一年忙到頭,累死累活的也沒見到幾個錢,看來找錢還是得找對門路,找錢才容易。

王醫生看了看喜不自勝的周懷安,笑道:“何首烏年頭不夠的,品質也差的,也就兩三塊一斤。”

周懷安連連點頭,“哦哦!”

“謝謝王醫生,你給的已經是好價錢了。”楊春燕感激的問,“我們把草藥抬哪裡過秤?”

“我帶你們去後院找王楨給你們過秤。”

“好。”兩人抬著草藥跟著王醫生去了後院,王楨和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在院子裡稱草藥。

王醫生交待了王楨一聲,轉身去了診所。

楊春燕和周懷安把另一筐草藥抬到院子裡,見那漢子的草藥已經秤好了。她看到漢子的草藥都是曬乾了拿來的。

漢子看了兩人一眼,指著竹筐問周懷安,“兄弟,這些草藥你們在哪裡挖的?”

周懷安警惕的看了他一眼,“在我家後山挖的。”說罷就把竹筐拖到杆秤前,客氣的說,“小王醫生,麻煩你幫我稱一下。”

漢子看了他一眼,有些無語:說話都說不明白,恐怕是傻子喲!你家後山挖的,你家後山在哪我咋曉得?

楊春燕故作沒看到漢子無語的表情,上前幫忙抱草藥過秤。

王楨稱過後,一邊記賬,一邊報數:“魚腥草13斤,藿香19斤8兩,益母草36斤7兩。”

一筐稱完,接著稱第二筐,首烏藤有47斤,川芎和兩人估計的差不多,58斤5兩。

小王醫生拿起算盤撥弄起來:“魚腥草3分錢一斤,13斤共計3角九分……川芎2角錢一斤,共計11塊7角。

加上兩塊何首烏,總共是101塊3角1分錢,”他算好後,撕了張單子給兩人,“你們算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