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陰縣。
大批量攻城器械運到,種類繁多。
最為龐大的一架攻城車矗立在那裡,仿佛如塔山一般。
此攻城車名為臨衝呂公車,真正的戰場巨無霸。
是馬鈞反複觀摩董曜留下來的圖紙,經過日夜鑽研,將其製作了出來。
隻是有一點,董曜知道的也不全麵,粗略畫圖,剩下的需要製作人腦補。
所幸臨衝呂公車周代便存在,不過其造型定然不如這時候的龐大。
有各種參考,憑借馬鈞的才能,還有董曜招募的這類型人才,最終臨衝呂公車成型。
“我的天……”
張楊望向長約十丈,高數丈的攻城器械,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兒。
他觀察過,此車共有上下五層,內部設置梯子供士卒來去自如。
其內部極為寬敞,一部臨衝呂公車可安置五百餘名士卒。
這是他此生見過最為龐大,單單是看上一眼便能膽顫心驚的攻城器械。
“這大家夥也並非能直接用上,還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張遼早早就見過臨衝呂公車,相對的也比較了解。
此車看起來雖大,卻也有一定的缺點。
首先便是地利,由於臨衝呂公車過於龐大,笨重在所難免。
想要能順利抵達敵人城牆處,需要麵前極為平坦的地勢。
其次便是驅動問題,單單依靠人力肯定不行,還需要牛用來拉扯。
若是能得天和之助,刮起順風,驅動起來也更為方便。
由於各種條件十分苛刻,臨衝呂公車打造的並不多,隻有四架。
高順等人不是騎兵,當時被董曜交給了張遼。
陷陣營,先登死士皆為精銳,人數一直都在千餘人左右。
攻城戰開始,這四架臨衝呂公車剛剛合適承載所有人。
投石車自然也不會少,經改造,初代霹靂車形成。
隻是不知道與劉曄的霹靂車相比較,雙方差距到底有多大。
“啟稟左將軍,末將董宜,奉相國之命前來支援。”
董宜是董曜本家人,算是堂兄弟那一輩分。
先前他奉董卓的命令在司隸招兵,今日率領兩萬餘名步兵前來支援。
“好,還請校尉先行一步前往鄴城以南駐紮。”
張遼也認識此人,因為有董曜的關係,他對其略微客氣了一些。
畢竟是能夠統領兩萬人的校尉,雖說是臨時管理,但這無論放在哪裡都是獨一份。
為何不把董宜官職提升,這是因為董曜的原因。
即使為本家人,也得看自己的能力。
類似於文不成,武不就的那種人,彆說是本家,就是親爹來了也不行。
有能力,能建立功勳的人自然也不會怠慢。
董宜則是一步步往上爬,換來了一個校尉之職。
不久後,太原的援兵也抵達。
馬超要留在那裡,所以並未跟隨而來。
此時張遼手底下所掌握的人馬,足足有十多萬人。
“啟稟左將軍,糧草已經運送至鄴城南邊的大營。”
“好,通知全軍集結,大軍開始進軍!”
張遼等了許久不見鄴城的消息,看樣子袁尚已經城內封鎖。
那便不等了,他相信以張郃的腦子,應當會見機行事。
大軍開拔,臨衝呂公車不宜過早的暴露,暫時留在了此地。
鄴城。
袁尚之前便收到了張遼要進攻的消息,對此也有一定的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