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之地。
劉璋自從平定叛亂,再次恢複了聲色犬馬的生活。
“主公,劉備狼子野心,不可再為其增派兵馬。”
“你一個武夫懂什麼,劉賢弟對我忠心耿耿,索要兵馬不過是為了防止張魯,勿要再亂言,壞我兄弟情誼。”
劉璋擺擺手,端起一杯酒一飲而下。
得虧說話的人是張任,這個在叛亂中表現不錯的青年將領。
若是其他人,他隻怕早將其叉下去了。
“主公,叛亂雖平,張魯仍然對益州虎視眈眈,還請多為玄德公增派兵馬,運送糧草。”
開口之人長得額頭尖,鼻偃齒露,身高約有五尺。
此人正是張鬆,益州派係的一員。
當前益州派早早接觸劉備,私下裡結交甚好。
對於劉備的能力,他們是認同的。
這也是另尋益州之主的第一步,先讓劉備擁有與劉璋對等的勢力。
待日後攤牌之時,一舉將劉璋拉下馬。
劉璋作畫的手停頓了一下,又要兵馬和錢糧?
這是第幾次了,防範張魯也不需要這麼勤吧?
“主公,此事當日後再議。”
益州派如此種種,身為東洲派的李嚴又豈能看不出。
他當即站出來阻止,若是任憑這般發展下去,怕不是劉備要反客為主。
“好,日後再議。”
劉璋即使再傻,也早已察覺出劉備越來越不對勁。
尤其是益州派簡直成了劉備的代表,還把他當成主公嗎?
此次議事不歡而散,張鬆沒有為劉備爭取到錢糧,兵馬,帶著怨氣離開。
張任握劍的手一直沒有鬆開,劉璋待他有知遇之恩。
可現在益州局勢越來越不穩固,他無論是武勇,還是統兵,皆不如劉備的人。
這讓他非常無力,真到了劉備反叛的那一日,他又能如何?
“聽說了麼,那趙雲趁劉表與孫策交戰,一舉攻打下樊城,已經準備進軍襄陽了。”
路過士卒之時,張任聽到了他們之間的閒聊。
趙雲,他雖然沒有見過,但論起身份來,他應當算是其師兄。
真沒想到這個師弟後來者居上,已經可以領兵作戰,獨當一麵了。
他身為師兄,連個郡守都混不上,實在是有些丟人。
還有張繡,他倒是在師傅門下的時候見過。
可惜兩人都是董曜的人,天南地北,此生不知還有沒有相逢的機會。
“迷戈……真不錯。”
董卓收到了來信,看後感歎道。
他於涼州之時,也結交了不少的羌人。
有能力,忠心的,這可以說是獨一份。
董曜運氣很好,一路走來極多的人相助他。
但這也不能說董曜全是靠彆人,自身能力也是極為重要的。
“是不錯。”
相比較馬超,董曜更看好迷戈。
“隻是讓曹操白白撿了半個青州,可恨,可氣!”
董卓提起這個血壓便上來了,那可是州,不是郡。
他家大孫子與袁紹鏖戰了這麼久,也不過搶了個代郡。
憑什麼曹操白占便宜,照這趨勢,白撿整個青州也是時間問題。
“悠著點吧,彆再氣出個毛病,我可不想讓玲綺的孩子生下來重祖父就走了……”
董曜雖說是在調侃,但也是真心實意勸誡董卓,隻是他勸誡的方式不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