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這是州牧的書信,指明玄德公前去平亂。”
“但此行事關重大,玄德公手中士卒定然不夠,還需借你們的一用。”
“待事成,定然會向州牧論功行賞。”
魏延說罷拱拱手,欲要離開此地。
“魏將軍,既然劉玄德與州牧是同宗,不如讓他暫時代領巴郡太守,也可率領我等前去平亂。”
“沒錯,聽聞前任州牧在幽州之時,便與劉玄德便是叔侄關係,這巴郡太守唯有劉玄德可當得!”
一部分人見魏延要走,還要以劉璋的名義帶走他們的兵馬。
這肯定是不行的,劉備等人驍勇善戰是出了名的。
兵馬少之時作戰便極為英勇,多的時候豈不是更加厲害。
若是巴郡的兵馬全部給了劉備,這功勞簡直是白送一般。
為了能夠不被撇下,他們也隻能讓劉備暫領巴郡太守。
這樣的話,他們也可以一同前往,有功勞也少不了他們。
“你們的意思呢?”
魏延見到還有一些人沒有說話,眼神逐漸流露出一絲殺意。
今日之事他已經做了惡人,如果有人不識相的話,他不介意這惡人做到底。
“我等無異議。”
最後一批說胡的人乃是直屬部下,平日裡與之關係極為好。
他們本想推舉認識的人做巴郡太守,現在看來根本行不通。
魏延實在是太過霸道,嘴裡說著不爭不搶,卻時刻惦記著。
還有關羽張飛兩個煞神,其武勇勇冠三軍,無人可敵。
前番剿滅亂匪之時的功績,無人可以與之相媲美。
加上劉備與劉璋同族,又有書信,可以說是最為完美的人選。
“既如此,那便定了,暫時由玄德公接任巴郡太守,即刻率兵平亂!”
魏延讓人取出太守印綬,大踏步的離開。
今日這亂子來的快,去的也快。
劉備一句話沒說,一個人沒殺,卻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握著巴郡太守的印綬,內心不激動那是假的。
一路走來,他經曆過很多。
最初是剿黃巾之時,因白身而被董卓給羞辱。
又遇到督郵,連安喜縣尉這小官都給丟了。
往後便追隨過公孫瓚,幫助過陶謙,敗走後投劉表。
從北到南,輾轉各地。
太守一職,是他得到過的最大官職。
雖說隻是暫時的,但幫助劉璋平亂後,說不定會變成真的。
很快,劉璋便見到了領軍前來助他的劉備。
兩人一見如故,劉璋對劉備印象極為好,大呼忠厚人。
當聽聞巴郡的變故後,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一個太守罷了,還是益州派的,加之益州派對他也極為不順眼,所以他覺得這太守死就死了。
劉備能順利成為巴郡太守,他舉雙手讚成。
最起碼是劉姓的人當家,遠遠要比外人能相信的多。
魏延跟在劉備後邊,觀察著此次前來與劉璋迎接劉備的人。
大致分為兩個派係,東洲派,未參與謀反的益州派。
東洲的比較熱情,因為他們隸屬於劉璋領導。
益州則是不冷不熱,隻是對劉備比較好奇。
畢竟這人名聲不錯,虎牢三英戰呂布,徐州兵微戰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