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容邕再想想。”
“好好考慮,伯安比那什麼衛仲道要強上千倍,百倍。”
回去的路上,董卓又問李儒:
“文優啊,你說這蔡邕是否已經答應了?”
“他忠心大漢,相國都這般說了,想必是在心裡已經答應了。”
李儒撚著他的小胡子,蔡邕之事,早在酒宴之時便已木已成舟。
今日做這些,不過是為了騙一下蔡邕。
等女兒真嫁過來,脫不脫離朝堂,還不是相國自己說了算。
“嗯,老夫倒行逆施,或許真該離開了,伯安少年英雄,不能因為老夫而沾染惡名。”
李儒聽後有些疑惑,他們先前如此說,不過是為了迷惑蔡邕。
但此時,相國似乎真的有隱退之意。
也確實如相國說的那般,他這輩子做了太多惡事。
無論是百官,還是平民百姓,都對其厭惡。
這惡名滿身,繼續與董曜綁在一起,隻會害了董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