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峰前進了七八米的距離之後,韓美玲就蹲下扒拉開土,看播種效果。
咦!彆說!還真挺管用的,深淺均勻,株距合適。
甚至都不用培土,這可省老事兒了。
“你在哪兒扒拉啥呢?”
“我看看你這玩意兒好不好用。”
“沒看是誰設計出來的,怎麼可能不好用。”
“又吹牛!”
“這裡不用你了,你好好看著孩子,要是孩子丟了,我就把你賣了!”
韓美玲狠狠白了男人一眼,回頭去看孩子去了。
這裡的玉米壟距四十五公分,株距三十公分。
每六壟地要留出一個五十公分寬的壟,主要是為了通風,這預留出來的壟會栽種一些低矮作物,比如土豆和小豆什麼的。
六壟玉米加一個通風壟,三米二寬上下。
這樣白家這塊近三十米寬的地,一共有五十多壟玉米,和十條特殊壟。
白峰一下跨三壟,挪動一次播種器可前進六十公分。
白峰一刻不停,從地這頭播種到地那頭,一共耗時十分鐘。
這樣一算,他一個小時可以往返三個來回,可以播種十八壟地。
預計三個小時到三個半小時可以乾完。
抬頭看看太陽,現在也就七點來鐘,到十點左右怎麼都乾完了。
他這個播種器因為采用的是六分管和六分鋼筋焊製,重量不到二十斤,還是很輕快的。
隻是往地裡插的時候要費點勁兒。
這塊地裡種玉米的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放下手裡的活計,看著白峰弄個奇怪的玩意兒在地裡一插一插不知道乾什麼。
“白二老侄兒!你這是乾啥呢?”
離他家地不遠一個候行村民忍不住問道。
“播種呀!”
“播種?你這是弄個什麼玩意兒播種?”
“我自己瞎琢磨做了個播種器。”
“播種器?我看看你這玩意兒。”
候四扛著個鋤頭就過來了,圍著白河這玩意兒轉了幾圈。
“這麼多年,我還是頭回看到你小子進地裡乾活,不乾拉倒一乾就整出個新鮮玩意兒,依我看,種地就得腳踏實地,彆心出巧弄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這可不是種地的根本。”
“四叔!您說得也有道理,但咱乾活不能傻乾,總得想辦法進行改良不是,儘量爭取多快好省。”
“你這玩意兒能多快好省?我一點都不信,你弄兩下我看看。”
這還有不服氣的,那就讓你開開眼界。
白峰就操縱自己的播種器,播了三次種。
“好像也不快啊!不對!我覺得你這還沒兩個人刨坑下種快呢!”
“四叔!要不比比?”
“來!比就比!我就不信我和你四嬸還乾不過你這個鐵家夥?”
聞聽白峰要和候四比試種地,附近種地的人地也不種了,都跑過來看熱鬨。
“我這馬上到地頭了,咱們到地頭再開始比試,就以一個來回做為標準。”
“好!咱不能乾比,打包握手煙吧。”
“一言為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