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人手一本《神諭》,但大家基本都不識字,口口相傳的版本大都是零散的幾句而已。
助祭心頭大定,直到光頭開口——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
四名助祭都驚呆了,這是《神諭》嗎?
這跟《神諭》壓根都不沾邊啊!
滿殿的教徒也反應不一,有人就差把“震驚”兩字寫在臉上了,有人恐慌有人憤怒,還有人唱的非常熟練。
光頭還沒唱幾句,人群就喧鬨了起來。
“這根本就不是《神諭》!”有老者激動大喊。
“對!我聽人念過《神諭》!裡麵肯定沒有這幾句!”
“這不是《神諭》!這是在瀆神!”
虔誠者的憤怒像山一樣向光頭砸來,但光頭不為所動。
他甚至什麼都不需要,福德會的教徒已經開始拚命反駁了。
這些人入福德會的時候就經過了篩選,不但信仰不堅定,人也都挺機靈的。
這會兒這《神諭》是真的最好,就算不是真的,也得是真的。
“這就是《神諭》!”
“你不是就不是嗎?你證明啊?”
“我看你們是跟溫靈一夥的!是想要分裂神教!”
最早把莊默認成神子的紅衣教徒翔太郎心裡都後悔死了。
經過這兩,他哪裡還看不出來,這個神子也好,主教也好,是有些問題的。
但是這人已經成了神子,做了主教,就算他看出了問題,也隻能咬著牙不。
不但不,恐怕還得幫著遮掩。
想到這裡,他算是明白光頭是怎麼當上司鐸的了。
翔太郎抬起胳膊,高喊道:“這就是《神諭》!”
“大家都知道,我翔太郎以前是個老師,我認字!”
“這的的確確就是《神諭》啊!”
幾句話得周圍都安靜了幾分。
翔太郎是老教徒了,他這一喊,就連胖助祭都產生了自我懷疑。
他記性本來就不太好,難道是他記錯了?《神諭》裡麵的確是有這麼幾句來著?
光頭乘勝追擊:“這可是主教大人親自吩咐的,為了表示對神的順從,每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吟唱《神諭》。”
“你們這不是《神諭》,難道是在質疑偉大的主教大人嗎?”
四下無聲,有許多人其實還沒習慣主教換了一人這件事,但經過光頭這麼一提醒,紛紛想起了慘死的上任主教和司鐸。
光頭心中覺得好笑,這些人平時不是什麼放乾血而死是榮耀嗎?怎麼一個個這麼怕死?嚇唬了一句就不敢什麼了?
還有那個翔太郎,見風使舵得倒是快,怪不得能活這麼久。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
光頭一句一句唱的響亮,底下原本零零散散的跟唱,也越來越整齊。
莊默在後殿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開心得多吃了兩個饅頭。
換了主教,換了司鐸,換了教義,換了管理方向,甚至換了《神諭》。
過不了多久,馬城神殿將不會再是以前的馬城神殿。
紅衣教當然也不會是以前的紅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