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24章(2 / 2)

“彆嚷嚷了,還嫌不夠丟人嗎?”李二將他媳婦兒扯入屋裡,李大家的尋了好處,拎著那半袋豆種就灰溜溜的走了。

下等戶借青苗錢需得三家上等戶共同同意擔保,這長留村這一保裡,李二家,謝壑家,陳栓家都在上等戶之列,李大家的先來自家兄弟這裡磨開口之後,轉身去了謝家。

惠娘在收拾家裡的豌豆,打算泡一些出來給謝壑父子倆做一回豌豆黃吃。

李大家的就這樣十分自來熟的進門了。

惠娘與李二家的十分投脾氣,對李大家的為人略有耳聞,雖然心中有些不喜,但從未表現出來過,隻是按平常鄉裡鄉親的樣子相處,不過分熟識,也不過分生疏。

“李大嫂,今日不忙?”惠娘招呼道。

“今日下了雨,我便想著正好撒些糧種。”李大家的趁機開門見山道,“墾出那麼一大塊地方出來,種子卻是不夠了,我想再去官府那裡貸些青苗錢出來。”

惠娘心中頓時警覺起來,她抬頭看了李大家的兩眼,淡笑道:“李大嫂前頭的青苗錢可曾還了?”

李大家的一愣,嘟噥道:“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這可怎麼得了,等地裡的莊稼打糧了,錢自然就還得上了。”

惠娘眸中毫無笑意,她鄭重其事的說道:“都是拉家帶口過日子的,寅吃卯糧的事兒我可不敢乾,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大人怎樣都能活,孩子可不成,李大嫂也是當娘的,自然能體會我這一片為母之心。”

“我兄弟家都同意了。”李大家的理直氣壯的說道。

“你兄弟同不同意那是他的事兒,我卻不能鬆這個口,我家說是上等戶,到底沒什麼值錢的家當,到時你還不上官府的錢,我們家也替你還不上,按大齊律例我家郎君卻是要被罰去服徭役的。”惠娘陳情利弊道。

“惠娘,你這是見死不救,逼死我於你有什麼好處,更何況你家山頭連渤海的棗樹都種上了,便不管我們這民間疾苦。”李大家的這番話端的是一個理直氣壯,這是見惠娘不鬆口便要撒潑了。

李二家的一邊在屋裡抹淚,一邊豎著耳朵聽謝家這邊的情況,見她大嫂在謝家高一聲低一聲的,她這心裡亦起起伏伏的。

李二歎了一口氣說道:“她是我嫂子,她張了嘴了,我還能拒了去?既然她肯上進,我們這邊搭一把手也是好的,不然她窮的筷子敲碗,還不是要靠我們接濟?”

話雖如此,李二家的心中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去。

“況且,借青苗錢需要三家上等戶同意,即便咱們同意了,陳謝兩家必然不會慣著她,她將家裡的豆種拎著走了,也隻能種這些豆種而已。”李二蹲在屋裡扒拉著豆飯說道,他若真狠下心來不同意,他爹娘那關就過不去,到時候一記不孝不悌的大帽子扣過來,來找他鬨的就不單單是大嫂了。

李二家的一抹眼淚,憤憤說道:“我不管彆人家如何答複,我若因這問題吃了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