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寒雲吃得很開心,學子們吃得也很開心。
那群鄭州官員就吃得難受了。吃完後就要考慮站隊的問題,是站隊眼前權大的寒雲,還是站隊寒雲走後勢大的鄭家?
酒足飯飽,寒雲未做過多停留,謝過鄭簡的招待後,領著眾官和學子離去。
“各地安排人去看看,他是怎麼救災的?”鄭簡給管家安排道。
他知道首批從長安運來的糧食已經到了洛陽,最先湧向洛陽的災民已經穩定。
後續糧食正源源不斷從各地向河南道和河北道兩地運輸。
當鄭簡知道劍南道眉州蘇家和寒雲的關係後,也就不再詫異能有大批的糧食從益州、眉州調出。
劍南道本就是糧食主產區,而且極少天災,可謂風調雨順的好地方。
現在,鄭簡想知道的是,寒雲要如何分配糧食和安排受災的百姓。
在鄭簡看來,人的貪性不可低估。
小半天後,管家來報“主家,州府司戶和滎陽縣丞拜訪。”
鄭簡一聽,才離開小半天後招就來了“引他們進堂。”
聽見州府的司戶來了,鄭簡就知定和前段時間入鄭家奴籍的百姓有關,今日他都放了話,如今奴農不放也得放。
兩官員見了鄭簡,先是恭敬稱呼一聲“老太公。”然後各自拿出一份官府公文。
鄭簡接過一看,州府公文上寫明,鄭州八縣百姓因典當田地而入籍鄭家農籍的人數。
另一份縣衙公文卻是向鄭家借用農具、工具和畜車。神奇的是,後麵還標出了用糧食折算市價的租用費用。
第一份州府公文,鄭家隻是粗看一遍,隨手交給了管家鄭隨,安排他去辦理。
第二份不知何意,問了一句“不知副使向鄭家借用這些是為何?”
滎陽縣丞趕緊解釋道“按照救災規範,家中已經斷糧的百姓,除去年老和年幼者,皆出勞動力,修繕水利或道路。縣衙按照出工以糧折銅。隻是各家百姓並無足夠的工具和畜車,故而按市價向老太公租用。”
“鄭州八縣均是如此?”鄭簡問道。
“救災規範乃是賑災內閣統一製定,不光鄭州八縣,但凡河南道和河北道受災之地均按此執行。”
縣丞剛拿到救災規範的時候,也是震驚。以往朝廷救災最多就是設立粥棚和糧食分發點,隻管發放糧食就是了,哪有這種詳細且規範的操作。
這次頒發的救災規範,不但篩除了那些混進來騙糧之人,修繕了縣裡的水利和道路,還防止了災民聚集鬨事,可謂一舉三得。
唯一就是增大了管理難度,這一點規範上也寫明,組織各地德高望重之人兼職管理。
“還有一事和老太公商議,本次旱災鄭家的田地也有受災,佃農、奴農也有缺糧,副使說,鄭家也是陛下的子民,故而讓下官問問,鄭家是否也加入官府組織的救災?”
嘶,鄭簡萬萬沒想到寒雲還把鄭家的受災也考慮在內。曆來救災,哪次皇帝想到過世家,不從世家強征糧食就謝天謝地了。
“可有什麼附加的條件?”鄭簡還是不敢相信寒雲這麼好,剛給鄭家一個大棒,轉手給一口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