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上掉下大買賣(2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4227 字 2024-04-26

“不知縣公意欲如何合作?”韋安石知道談判決不能先出底牌,這是爺爺教給他的技巧,也是他性格使然。

寒雲沒想那麼多,你韋家不乾,多了去的世家願意,選你韋家還是看在韋弦的麵子上。

“玉米收獲後,曬乾打下玉米粒,交由韋家獨家在長安加工售賣。結算價格為二十五文一鬥,今年可提供五萬石,也就是六十三萬鬥,出粉八成,得玉米粉五十萬四千鬥,每鬥可按四十文售賣,可得毛利四百四十一萬文,也就是四千四百一十貫的毛利。”

寒雲知道古人的心算能力,怕他半天算不出來,幫韋家先算出了。

韋安石雖麵不改色,心中卻震驚不已,想韋家由爺爺從洛陽帶到長安的全部家資也就十萬貫,如此一個玉米單品就能獲毛利四千四百貫,除去一應成本,至少有四千貫的利。

(說明一下唐代最高年份鑄造銅錢在開元十五年,全年鑄銅錢100萬貫,其後直到大中十三年的132年間,共鑄銅錢也才萬貫,所以動不動就是上百萬貫交易在唐初是沒有的。銅錢都沒這麼多。

另外唐代的白銀產量也有限。元和(806-820年)初年每年隻產兩,宣宗時(810-859年)每年產量隻有兩。白銀在唐代作為貨幣主要用於饋贈、奉獻、賞賜、儲蓄、納稅等,不用於商品買賣。)

韋安石在心中默默念叨“此事定要談成,族長之位必進一步。”

眼神卻看向韋弦,他知道,此事的關鍵還在這個妹妹是否幫他說話,卻不料韋弦說道“兄長,此事不容遲疑。雲峰手裡可不止我們韋家一家,單說麵前的土地,雲峰手裡可還有一百五十頃的官田和三百頃的民田呢。”

末了韋弦還來了一個神助攻“雲陽四家富商聯手才從雲峰手裡拿到收購和批發權,四家可早早就交了八千貫銅錢在縣衙。且以後雲陽產出的稀奇物品可不止玉米一樣哦。”

韋弦對著韋安石眨了眨眼,意思很簡單,韋家想要長安的獨斷售賣,是不是也該先交點錢來。

韋安石能被韋康看上,絕非泛泛之輩,優柔寡斷之人,當即說道“安石謝過縣公,謝過四方妹妹。此事安石先替韋家應下,至於先付的銅錢,待安石立即回報爺爺後答複。”

寒雲嗬嗬一笑,心中大喜,又有一筆預付款到手了,於是大方把兩袋玉米交給韋安石

“可把這兩袋玉米糧食一並帶去長安,請韋家族長定斷,我等好消息。五月底六月初玉米就能大量收獲,不會等太久。”

韋安石的思維早不在玉米本身了,在他看來,玉米就是一種賺錢的貨品,至於畝產多少、多久收獲不是重點,隻要能拿到五萬石的量就行。

於是告辭趕緊返回客棧寫信將此事告知長安韋家。

看著韋安石離去,寒雲悄悄靠近韋弦,低聲說道“你不怕韋家族長說你……”

韋弦抿嘴一笑“雲峰是想說吃裡扒外吧。但凡族長爺爺能想通其中的關鍵,便不會如此想了。我想韋家不同意的話,五姓七望定會搶著來,我倒是想請雲峰答應,在韋家回話前,切勿將此事讓五姓知曉。”

韋弦這幾天翻來覆去揣摩寒雲提出的官製計劃經濟,越發覺得恐怖,她可以想象到兩三年後,雲陽將變成足以讓大唐世家門閥忌憚的龐然大物。

可她內心總有一點擔憂,畢竟寒雲是大唐官員,若是世家從朝堂著手搶奪這些成果,又該如何呢?

這一點,寒雲一點不擔心,如果世家能從李世民手裡搶奪到大唐的國企,他李世民就不配被後世尊稱千古一帝。

至於如何讓李世民了解到這一些,寒雲不是已經提前布局了嗎?韋家送去的貞觀犁,李靖送去的戰馬套,還有教給戶部的阿拉伯數字和新算法,他李世民隻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到雲陽,想到他身上來。

隻是……李世民放在雲陽的密探會是誰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