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京兆韋氏(2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407 字 2024-04-26

韋弦出宮後並不知道陛下對兩位姑姑的獎賞,不知道族長爺爺所言何事,猜測可能是和進獻犁具有關。

“家父遺物,孫女無能,隻能通過姑姑進獻,倒是孫女承了姑姑的情才對。爺爺此話,孫女不懂了。”

韋康看著韋弦,越看越喜歡,隻是可惜容貌因病而毀,否則定為她尋得一門良緣。

“四方啊,說起來,許多年來,老夫也未曾幫扶過你們一房,沒想到思言和你給老夫送了這麼大一個驚喜。珪兒來信說,她已被冊封為貴妃,尼子冊封為昭容了,皆因你帶去的農耕神器。”

“啊!”韋弦此刻驚訝的是寒雲預言的話應驗了,他是怎麼知道,陛下一定會冊封堂姑為貴妃,而且姑姑也冊封為昭容了。

察覺到自己失態,韋弦趕緊說道“孫女恭喜爺爺,恭喜堂姑,恭喜姑姑。”

韋康一聽,心生奇怪,韋弦並不知女兒冊封之事,此番前來又是為何?於是問道“今日四方來訪可有事需要老夫出麵。”

他轉眼想到了,是不是思言兩兄弟窺伺她家田地的事。

“孫女此來,確有一些事想和爺爺商討。”

“哦,且說說,老夫能幫,絕不推脫。”

她一個女子也不能入仕,其弟還是幼童,不為功便是為錢吧。

韋康猜測是不是來尋得一些錢財,韋家此刻雖說在朝堂沒有話語權,但是錢財還是有的,就看她開口說多少了。

“想孫女也是韋氏族人,自然知道如今韋家和其他世家的關係。那五姓七望勢力越來越大,不光朝堂話語權,就連土地、商事也在京兆之地咄咄逼人。”

韋弦自從了解到寒雲的集體經濟聯合體模式後,一直在想,在長安城裡韋家不是正好。若是能說動族長加入,一舉三得。

一是,有了京兆勳公房一脈的支持,那些五姓七望世家多少有點顧忌。

二是,獲得韋家財力的支持,助寒雲一臂之力。

三是,幫上韋家一個大忙,以便更有實力與五姓七望世家抗衡。

韋康未想一個韋家的小輩,且是女子,竟能看得如此通透。

“老夫未料,思言生的一個好女兒,竟能洞悉其中關鍵,老夫嫡孫安石與你同齡,在韋家後輩之中也算才學出眾,眼界尚不如你。”

“爺爺謬讚了,孫女愧不敢當。孫女身在雲陽,今新任雲陽令誌向遠大,到任不過短短幾日,雲陽縣已是一番新貌,更是謀劃出一個集體經濟聯合體的模式,孫女很是興趣,特說與爺爺聽聽。”

“集體經濟聯合體?”分開韋康能理解,為何連在一起後,就連見識廣博的他都糊塗了。可能他斷句成,集體經,濟聯,合體了吧。

“四方且細細說來。”

韋弦儘她最大的理解細細說了一通,當然她隱藏了糧食畝產的信息,這一點,寒雲曾經提過,在未收獲之前尚需保密,因為他也是第一次在雲陽種植,話不能說的太滿。

韋康一邊聽一邊思考,最後大致明白了,是一種全新的士農工商改革。

“有趣。縣衙把所有田地租用,又雇傭農夫耕種,再發給月錢,還說動雲陽的富商投資,一次就是八千貫。”

韋康起身,背手低頭來回踱步,這種方式聞所未聞。

片刻後他想到了關鍵點“此種方式,若要長往,關鍵就在進獻的犁具,還有那些新的作物。若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產五倍,不,就算增產兩倍,也有不低的利潤。”

走了幾步,又補充道“此子當真恐怖如斯。此舉不僅僅是商賈作為,他通過發月錢,從外地采購糧食,百姓便能每月購買,一舉解決斷糧和少糧之家的問題,從而穩定人口。”

“一旦此舉成功,後續就會源源不斷為雲陽百姓創造商機和帶來錢財。有了糧食和錢財,雲陽人口便會大幅增加,進而開墾更多田地,如此循環。此,還不是此子最妙的一步。”

“其最妙的一步乃是將產業全部官化,也就是說在給大唐和陛下掙錢,管好地方。彆說韋家了,就算五姓七望世家聯合起來想對付他,也要考慮陛下的刀快不快。”

韋弦趁機提出“爺爺也覺的可行?”

“韋福,速速喚安石前來。”韋康沒有正麵回答韋弦的話,而是想到韋家應該派一個人專門參與才行,他想到了和韋弦同齡的嫡孫韋安石。韋家孫子輩的佼佼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