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忠傳(1 / 2)

轉來 李冬狗 3056 字 1個月前

忠傳的賢惠能乾傳承父母,又是長姐,豆蔻年少時一直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好姑娘,媒人眼裡笑逐顏開的好喜事,這樣本該命好帶福的女子,20歲時也說好了一門親事,小康家庭,雙親都是縣裡老廠工人,男方相貌秉性都算優秀,二人天定良緣一見鐘情,媒人邀兩對準親家見了麵,商量好同年十月便辦事。誰料禍福瞬息,沒多久外省同鄉來了信兒,煤礦下井的大伯張建森出事癱了下半身,正巧這時候母親黎書慧懷小弟忠承,原本富有餘糧的老張家突然晴天霹靂,且不說山裡那幾十畝土地水田老張一人照管不下,大伯張建森多年獨身一人,如今癱瘓,照顧的責任便落到弟弟老張屋裡,母親黎書慧懷胎三月自顧不暇,還有念六年級的二弟張忠信13歲,三年級的三妹張忠旭9歲,一鍋粥裡的老張家,老張就是那熱鍋上的螞蟻,幾乎一夜白頭。

小康家庭的老工人伏家當初肯願意這門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全因大姑娘忠傳賢惠勤勞性子柔的好底子,及老張在十裡八鄉好莊稼手實誠人的好名聲,如今這樣,再好的姑娘,再厲害的莊稼手,誰敢保證娶進來的不是個無底洞。

老張又哪裡還能放任唯一得力的大姑娘就這樣萬事撇清的嫁出去......

婚退的理所應當,老張心裡感慨萬千的同時如釋重負,勤勞的大姑娘一直是這個家的半個主心骨,隻沒想到這一退婚,便直到大姑娘臨終,依然還是孤身一人。

這個打小就一直同老兩口住一起的姑娘,即便生瘡流膿也沒幾句哭頭,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那話講的是三姑娘忠旭,三句罵不出個聲響的孩子自然鮮少有人關注她的感受了。

大姑娘的一生大約從生來就是注定的,她總是步履匆忙不歇,沒一句多餘感慨,無論何時何地同人打招呼擺龍門陣,手上腳上總轉著,望著,忙著,有條不紊的。

“還要並好多紅苕啊?我看你那邊大石頭背後也全是紅苕,硬是當米飯吃呢你屋裡。”

忠傳正埋頭勾邊上細土覆窩,忽然聽到聲音,是扛著鋤頭從上麵田埂路過的曾大嬸牟明亮,她笑笑正要說話,一時又覺得怪異,抬頭來細細看她:“你這是怎麼了?上哪兒包的帕子?”

“所以說就是命啊,活不到頭,哪個曉得這輩子到底是命好命不好啊,豬場高文權死了。”曾大嬸說著話像是很忙的樣子,腳下卻不緊不慢往忠傳上麵的土坎走過來:“前幾場還看見他在街上打牌,幾天時間,說沒就沒了,快得很。”

她說的那人是老張那一輩的,恐怕潘天發還清楚一些,總一起在茶館打牌的牌友:“是害的什麼病嗎?”

“害病還好呢,倒是那害病的眼看著斷氣還要拖好幾年,像他這樣平時沒病沒災的說死就死那才嚇人,人家活的多好啊,兒子姑娘都有出息,老兩口吃喝不愁,哪場趕場不是茶館裡坐著?就這麼有福氣的人,說沒就沒了,哎喲這回呀,就剩個老太婆了,也不知道上輩子造的什麼孽,一個個養大了等著養老了,都說沒時間忙不過來,怕要送到養老院去喲。”

忠傳見曾大嬸說的攢勁,不好打斷,也就笑笑。曾大嬸是個熱心腸,就是嘴裡不把關,誰要是不幸了,她嘴裡說的仿佛自己也跟人家一樣,誰要是過得快活,一旦有什麼不幸,那都是上輩子欠下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