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木炭(1 / 2)

從煉鐵開始 鐵頭常異 6265 字 2024-04-26

隻見一片片的樹木倒地,劉猛將砍倒的樹修整殘枝,將主乾截成一段一段的,將木材整齊的擺放起來。

劉猛在地上挑選了一根最為粗壯、結實、規整的木材,將其立起作為柴堆的主乾。他用力將木材的根部深深插入土地,確保其穩固而牢固地立在地麵上。

接著,劉猛開始將其他木材圍繞著這根大木柱緊密地堆疊。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力,每一塊木材都被精心地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以確保整個柴堆的穩固性和堅固性。木材們像是一座堅實的城牆,圍繞著中心的大木柱,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結構。

隨後,劉猛在壘好的柴堆上覆蓋上一層乾樹葉,用乾樹葉緊緊包裹柴堆。這層乾樹葉的作用是防止柴堆受到外界潮濕氣候的影響,保持柴堆內部的乾燥。乾樹葉覆蓋著木材,仿佛是一層堅實的保護罩,將柴堆從外界的濕氣和風雨中隔離開來。

接下來,劉猛將地麵的泥土與水混合,製作成泥巴。然後,他將泥土均勻地塗抹在乾樹葉表麵,覆蓋整個柴堆。這一層泥土的作用不僅是加固柴堆的結構,更重要的是防止水分的滲透,保持柴堆的乾燥。劉猛細心地將泥土塗抹得又厚又均勻,確保每一處都得到了充分的覆蓋。

在完成泥土的塗抹後,劉猛在柴堆底部均勻地挖出八個通氣孔。這些通氣孔位於柴堆的四周,用於為炭窯內部提供充足的空氣,促進木材的燃燒。劉猛仔細地調整了通氣孔的位置和大小,確保它們能夠有效地為炭窯提供足夠的通風。

劉猛的動作嫻熟而有條不紊,他在每一個細節上都非常用心,力求做到最好。通過他的不懈努力,一座堅固而完整的炭窯逐漸形成,為後續的煉鐵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八個通氣孔都挖好後,劉猛細心地檢查著一切準備工作。他站在柴堆旁,注視著土堆頂部留出的大孔,等待著點火的時機。整個過程絲毫不敢馬虎,因為他知道,點火是煉鐵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劉猛取出點火工具,輕輕觸碰著乾草和木柴,將火種小心翼翼地點燃。當初細小的火苗在乾草上跳躍著,迅速蔓延開來,逐漸蔓延到了木柴上。火焰在土堆頂部跳躍著升騰起來,伴隨著燃燒的陣陣青煙,整個柴堆開始逐漸升溫,煉鐵的過程也因此拉開了序幕。

炭窯內部的熱量逐漸上升,土堆表麵開始產生裂縫。為了保持炭窯內部的溫度穩定,劉猛事先準備了一些濕泥巴。他小心翼翼地將濕泥抹在裂縫上,以防止外界的空氣流入,影響火焰的燃燒。這樣的細致處理,使得煉鐵過程能夠順利進行,確保了最終的煉鐵效果。

完成這一切準備工作後,劉猛焦急地等待著火焰在土堆中蔓延的情景。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焰逐漸蔓延開來,炭窯內部的溫度也開始上升。位於土堆底部挖出的八個通氣孔開始起作用,向內部注入新鮮的空氣,為火焰提供充足的氧氣,使其燃燒更加旺盛。

火焰沿著氣流向下延伸,逐漸燃燒著堆積在柴堆頂部的木材。劉猛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火焰的情況,確保煉鐵過程的順利進行。隨著火焰的逆流向下延燒,上層的木炭逐漸被燒煉成形,而下層的木材則繼續為火焰提供燃料,形成了一種連續的燃燒過程。這一切的進行,都是為了最終成功地煉製出優質的鐵材。

柴錐熊熊燃燒,劉猛全神貫注地注視著炭窯底部的八個進氣口。他緊盯著火焰的運動,不斷觀察著火焰是否逆流燃燒至進氣口。一旦火焰蔓延至進氣口附近,他立即采取行動,迅速堵塞進氣口,切斷空氣的供應,阻止木材繼續燃燒。

每個進氣口都被劉猛小心地堵塞,確保炭窯內部的火焰得以有效控製。隨著他的操作,炭窯內部的溫度逐漸穩定下來,燃燒的木材也開始逐漸冷卻。

最後,劉猛將注意力轉向炭窯頂部的大孔,將其也一並堵塞。這一步是為了防止外界的空氣進入,加快炭窯內部的冷卻過程。完成這一係列操作後,他放下心來,慢慢等待著炭窯冷卻的過程。

劉猛的動作乾淨利落,步驟準確,展現出了他在燒製木炭方麵的高超技藝。作為宗門裡燒製木炭的資深工匠,他的每一次操作都顯露出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

優質的木炭具有堅硬的外觀和光澤,發出清脆的聲音。而劉猛燒製的木炭,無論是外觀還是聲音,都表現出了極高的品質。兩根木炭相互敲擊,發出清脆的金石之聲,這是優質木炭的明顯標誌,也是劉猛技藝高超的最好證明。

經過劉猛的精心燒製,這批木炭不僅能夠提供充足的熱量,而且質量上乘,完全符合煉鐵所需的標準。他的工作不僅為煉鐵過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續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為了確保木炭的燒製徹底完成,劉猛知道必須耐心等待柴堆完全冷卻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任何著急的舉動都可能導致木炭燒製失敗,因此他決定全神貫注地等待,直到木炭完全熄滅並經過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步操作。這個過程將花費將近四天的時間,但對於劉猛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他不願意因為急躁而影響後續的工作進程。

在這段等待的日子裡,劉猛並未閒著。他充分利用空地上的資源,精心搭建了無數個柴堆。每座柴堆都高高堆起,如同小山般聳立,內部填滿了數百斤的木炭。這些木炭的數量足以滿足路修遠進行練手所需,為後續的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和保障。

與此同時,路修遠則忙於挑選合適的礦石。那堆鐵礦石的出現讓他感到十分驚喜。鐵礦石的存在意味著這片地區可能擁有豐富的鐵資源,有可能是一處露天鐵礦,隻需挖掘就能獲得大量的鐵礦石。但另一方麵,鐵礦石也可能是從周圍高山上滾落下來的,這樣的情況下開采難度較大,而且運輸也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路修遠需要仔細考慮如何處理這些鐵礦石,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同時降低開采和運輸的難度。

路修遠拿起手中的工具,開始向下方努力挖掘。隨著工具劃過土壤,淺淺的土層被撥開,露出下麵的亂石,讓路修遠感到十分欣喜。這些石頭呈現出褐紅色,雖然不是含鐵量更高的磁鐵礦,但對於他的需求來說,它們已經非常夠用了。路修遠一邊挖掘一邊將周圍的淺土層撥開,逐漸露出了一層層小塊的礦石。

在挖掘的過程中,路修遠仔細篩選,將鐵礦石裡的無用雜質,如石子、粘土等挑出扔掉。然後,他將鐵礦石破碎成小塊,越小越好,如果能夠磨成礦粉就更加理想。他費儘心思,從礦石原料中找出含鐵量最多的鐵塊,以備後續冶煉高品質鋼並製作武器之用。然而,考慮到現階段處於試驗階段,他決定暫時將所有礦石煉成鐵,這是更為穩妥的做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