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後槽牙咬的咯吱作響。
原來自己的生意都被他們截胡了!
雖然不知道是怎麼截胡的,但收益絕對不少,院子裡的車不會騙人。
看張揚不說話,陸姥爺趕緊站出來回應張三豐。
並且非常絲滑的轉移了話題,提出要看看他們最得意的作品。
這也是張揚和陸姥爺來這裡的主要目的
搞清楚這夥人的水平,還有他們的業務範圍,然後在張國強的官方賬號裡,曝光他們。
這樣,萬一有人被騙了,也不至於跑到逗音投訴張揚詐騙。
同時也能讓張三豐這夥人,沒法繼續招搖撞騙。
“我們最得意的作品……”
聽了陸姥爺的話,張三豐和他的同夥阿偉,都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他們最開始是給國寶幫供貨的,故宮裡有什麼,他們就造什麼。
後來工地老頭五件套流行了,他們就開始模仿彆人家的貨,不過是自己做自己賣。
再後來,就是接人家的仿品定製單了。
哪有什麼得意的作品啊?
不過陸姥爺都問到這兒了,他們感覺不拿出點什麼東西出來,都有點不好意思。
兩人對視一眼,由阿偉出口說道
“我們國內的單子,基本上都做完了,手頭的成品,都是國外的單子,還沒來得及寄出去的。你們要看看嗎?”
國外的東西,他們做的比較認真,拿出來也更自信。
“好啊。”張揚重重的點點頭。
他很想知道,這些人到底截胡了自己多少訂單。
在阿偉的帶領下,幾人來到了一個長條形的木箱麵前。
可能是為了方便驗貨,木箱有一側的擋板是可以抽起來的。
箱子裡放著一件,造型非常奇怪的馬車。
一隻腳下長車輪的馬,拉著一個圓盤,圓盤上麵貼了不少的金箔。
“這東西不對吧?”
陸姥爺利用他有限的古董常識分析道
“馬拉車,再怎麼樣,也應該是馬的背部拴繩子啊!”
“怎麼有馬腳拴繩子的?”
“還有,你這馬是青銅的,上麵的銅鏽為什麼這麼少?”
“老陸中肯!”張揚豎著大拇指說道。
看到陸姥爺有進步,作為門派的當家人,他很欣慰。
至於張三豐他們說,這是仿造丹麥的國寶,公元前1400年的太陽馬車,造的仿品之類的話。
張揚就完全不關注了。
自從安娜的事情之後,他對歐洲的文物已經脫敏了。
啥時候在歐洲挖出青銅核潛艇,他都不會驚訝。
他隻好奇“做這樣一件東西,要多少錢啊?”
“哦,小哥你也感興趣嗎?”
“是啊。”陸姥爺非常機智的站出來,幫張揚解釋說“他不僅是我的孫子,還是我一手帶出來的好徒弟。”
“親傳大弟子!”
這話一說,在張三豐兩人的眼裡,張揚這個人就定性了——是個能爆米的年輕國寶幫!
阿偉馬上出來解釋說
“這是歐洲一家博物館定的貨,看到上麵的金箔沒,都是我們買的真金,所以價格也比較貴,要五萬歐。”
“五萬……歐?”
張揚重複了一遍這個價格,快速的算了一下,相當於35萬rmb。
東西的造價,大概在1000塊左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果然想掙錢,還是得掙外彙啊!
除了製作這種大型的青銅馬車,張三豐他們還有不少走量的訂單。
主要是青銅的兵器和盔甲,一眼就能看出,是北歐那邊的風格。
雖然單價不高,但是數量多啊。
而且對做舊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普通的電鍍或者酸腐蝕,放在潘佳園的地攤上都沒人買。
所以利潤方麵,相當可觀,隨便一件就能掙個四五百歐。
一想到從明天開始,師妹就要吭哧吭哧的做300塊一件、還要求是高仿的青銅印章。
張揚就替沈依依不值。
就算現在沒有他指導,沈依依的水平也爆殺眼前這兩個人。
結果掙的還沒有對方的零頭多。
真是越想越難受。
張揚找了個機會,悄悄跟陸姥爺溝通了一下,讓他想辦法用藝術的語言,問問這兩個人
他們是怎麼接到這種生意的?
怎麼歐洲人找好運村,能找到他們的頭上?
姥爺點點頭,對張揚比了個ok的手勢。
趁著看完一件青銅器的功夫,他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三豐兄弟,我有一個問題啊?你說你這麼多東西,都是賣給歐洲人的,不會是在騙我吧?”
“不是信不過你啊,隻是之前有個騙子跟我說,他是幫故宮做瓷器的。”
“現在這種欺世盜名的人,實在太多了,不得不防啊!”
“明白!我來解釋一下。”
張三豐一臉理解的答道。
這個問題他剛好能解釋。
而且還很願意解釋。
因為他和阿偉都希望,能儘快得到眼前“一老一小”兩顆韭菜的信任。
……
從張三豐家出來,張揚回到車上,第一件事就是給陸姥爺轉了兩萬塊。
剛才他們下了一件後母戊鼎的訂單,想著儘量把張三豐他們累死。
兩萬塊是陸姥爺交的的定金。
不過相比於得到的消息,這兩萬塊簡直不值一提。
“你給錢我乾嘛?”陸姥爺不解的問道,“我看你拿手機,我還以為你要搜一下他們說的那個平台呢。”
“彆急嘛,現在就搜。”
張揚啟動科學上網的工具,搜索一個叫“歐洲藝術網”的藝術品交易平台。
據張三豐他們說,他們的單子就是在上麵接的,收款也是在上麵。
在他們展示收款記錄的時候,張揚偷偷記下了這個網址。
現在點進去一看。
雖然網頁的翻譯有點抽象,但張揚還是靠著圖標和文字,找到了“求購區”。
引入眼簾的第一個收購信息就是
【重金求購托密勒王朝晚期,埃及塗金彩繪木乃伊麵具】
【求購價20000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