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製造精油和花水的方式顯然比俞紅豆所用的更專業,但步驟和方法並沒有更複雜,提煉出的精油和花水卻更精純。
俞紅豆抬頭看看左右,雖然大人們還圍著哥哥和那個老陳,還有之前誇讚花娘娘的人七嘴八舌的閒聊,但也有不少人正豎著耳朵聽他們兩個小孩在說話。
俞紅豆當機立斷的截斷陳香篆的話,並發出了夥伴共贏的邀請:“小哥哥,你回去問問你家大人,看你們家有興趣做一筆生意嗎?”
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之前俞紅豆沒辦法,才親身上陣製作簡易精油和花水融合到香皂裡,但不論是人手還是材料上,都不夠寬裕。
如果能夠拉著陳家提供這些,想必她的香皂和牙膏大業能夠更上一層樓。
嗯,其實香薰蠟燭又不是不可以?
……
談了一筆生意,俞紅豆誌得意滿,邁著四方步腆著小肚子跟著娘和哥哥進了城隍廟的正殿。
各地的城隍都是由曆史上的忠良賢達擔任,有些地方是由深受百姓愛戴,為其立下祠堂,一代傳一代,最終由百姓之心集合眾人之意奉為城隍。
還有的地方,特指一些大的州縣城隍的官職,乃由朝廷親封,這些都是生前官正廉明,立下不世之功的功臣。
武安縣的城隍爺叫武律,是個鐵麵無私的判官,曾任前朝某一代的監察禦史,掌理監察百官,巡視州縣、糾正刑獄等。
“咱們縣為啥叫武安縣,就是因為有武大人庇護,這些年天災人禍的,咱武安縣受的難最少,多少逃難的人都往這邊來落戶呢。”
“武隍爺爺明察秋毫,一生斷案無數,從無冤假錯案,聽說他告老還鄉曾把這些案件和經驗整理出來以儆效尤,可惜後人不孝……”
到了正殿門口,就聽見有人口若懸河的講述著武安縣這位城隍爺的故事。
這樣的吹捧的對話讓俞紅豆聽得津津有味,往往百姓的閒聊中,就會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典故,而這些典故中有可能埋藏著很多信息。
路上已經耽擱很久的許氏卻等不得了,她今日來上香,主要就是想求城隍爺保佑。
雖然接到官印官服之後俞三郎就已經親自到城隍齋宿加祭祀過,但今天畢竟是第一天到任,許氏想祈求丈夫諸事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