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太妃連連密信回來說要還朝,一會兒理由是她年紀大了思念故土,一會兒又是平寧王到了婚配的年紀卻無可以婚配的漢族女子,朕就想借著這次機會送幾個世家女過去,也好堵了貞太妃的嘴!”雖然貞太妃的信對皇上來說無關痛癢的,可是總是被這樣吵著也會覺得不耐煩,不如索性堵了她的借口讓她老實待著。
“皇上英明!”皇後讚了一聲,又拿了一幅畫像來看,皇上見狀問道,“皇後可有合適的人選舉薦?皇後主理後宮多年,對宗親女眷也甚是熟悉,可否願意為朕分擔此事?”
皇後柔聲一笑,“既然皇上誠心問臣妾,臣妾便說幾句肺腑之言!若是有冒犯的地方皇上可彆怪罪臣妾!”
“皇後儘管說,朕與你乃是夫妻,你我夫妻之間談何怪罪?”
“這和親的擔子有多重不用臣妾說皇上也明白,所以這和親的人選必然是要從全心全意擁護陛下的宗親裡選才會跟陛下一條心!”
皇上不由自主的點頭,“接著說!”
“和親既是責任,也是榮耀!願意將女兒嫁過去的宗親很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擁有這份榮耀的,所以這和親的人選需得慎之又慎!”
犧牲一個女兒從此可得盛寵不衰,這買賣著實劃算,大胤建國已數百年,曆經近十代帝王,隨著血緣關係的淡薄,宗室與皇權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而與此同時世家林立,隱隱有壓過宗親之勢,這讓逐漸式微的宗親們漸漸不安,擠破了頭也要搶得這份榮耀來提升自己這一脈的地位,誰家獲得了這個和親的資格也就意味著誰家和皇權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但是同樣的是那些勢力正如日中天的親王們如果獲得了和親的機會隻會更加增長他們的勢力和在民間的威望,這是皇上所忌憚的。
“在臣妾看來高祖年間分封的諸藩王之後就不合適,各藩王遠離京城多年,與陛下之間情誼淺薄,再者藩王府的郡主郡君們品行如何臣妾也不知道,不宜冒險!”
不宜冒險這四個字用的極妙,讓藩王之後和親,搞不好就是給藩王增添了勢力,當年高祖建國之後分封的藩王一直是後來曆代帝王的心病,縱使後來廢除了分封製,但是先前分封的藩王卻不能無緣無故就奪了彆人的爵位,這些年帝王與藩王的奪權之爭從未停歇,皇上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
“如此可供挑選的人選就不多了!”皇後從那一疊畫像挑了一張出來,“臣妾覺得德王的嫡長女便不錯,年方二八,又溫婉知禮,每每進宮來請安時也親切可人,臣妾對她印象不錯!”
對於皇後衡量之後給出的人選皇上甚是覺得滿意,“朕記得德王的庶長子前年沒了,德王深受打擊,這兩年功夫眼看著他老了許多,如今這份殊榮給了他,也好叫他高興高興!”
皇後也跟著笑著點頭,“這送嫁之人也需好生斟酌,臣妾這裡也有幾個人選,皇上可要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