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開業(1 / 2)

《上門女婿是穿來的[年代]》全本免費閱讀

“要不,你在這裡等著我們?”楚晏問他:“我把驢車留在這,你倆也算是有個伴......你要是覺得冷,就去屋子裡坐。”

高暢看了看旁邊正嚼著草料的驢子,感覺它總比豬糞好聞的多:“好吧,那我就不去了。”

沈盈和楚晏這一去,就是一個下午。

下午兩點鐘的時候,村裡的電瓶充好了電,大喇叭響了起來。

村北頭的土地廟正式改建成臘肉廠啦,專門收購村民們做的臘肉。

臘肉按照品級,分成不同的價格檔次。

按照自願原則,願意將家裡的臘肉賣給臘肉廠的,請在二月初二臘肉廠開業後前往。

大喇叭喊了一下午,村民們都從家裡走出來,往村北頭的土地廟看。

得益於鄭書記前期的工作,之前家家戶戶都從臘肉廠老板那裡,得到了一筆‘安撫費’。

雖說他們對土地廟依然心有畏懼,都認為那地方很邪門,生怕靠近一點,會沾上不好的東西。

但反對臘肉廠的聲音,基本是沒有的。

這讓沈盈和楚晏輕鬆了不少。

據鄭書記他們說,上賢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隻要按照相應步驟做出的臘肉,都還可以。

但真正細品起來,也有好有壞。

做的最出類拔萃的有五六家,沈盈他們帶著紅包,一一前去探訪。

看誰願意加入他們的臘肉廠。

雖說有大喇叭做助攻,但願意去臘肉廠的人,那是基本沒有。

比如村東頭的白大娘家,臘肉一向做的很好,光她家一年就能宰十來頭豬。

靠著她兒女和丈夫每天出門擺攤,收入很不錯。

她就不願意去什麼臘肉廠,自己在家裡做,掙的錢可都是自己的。

沈盈和楚晏一連拜訪了四家,都是差不多的情況。

“實在不行,咱們就去找胡文生他奶奶。”

路上,沈盈對楚晏道:“上次那道臘豬蹄,我吃著就很不錯。”

她這麼說,也是有點破罐子破摔了。

畢竟胡文生他奶奶年事已高,眼睛還看不見,實在是不適合做他們的‘員工’。

楚晏笑了笑,安慰她:“再看看吧,還有兩家沒去呢,還是有希望的。”

“實在不行,咱們就找那些做的差不多的。”

沈盈點頭:“也是,咱們也不一定非要最好的,差不多的也行。”

不過他們的運氣還算不錯,到底是沒有到差不多的那個地步。

到最後一戶姓鄧的人家的時候,接待他們的,是女主人鄧大娘。

鄧大娘今年四十五歲,胳膊戴著黑紗,顯然還在孝期。

聊了一會,他們得知她今年剛守寡,正在發愁今年的臘肉該怎麼做。

以前有她丈夫在,兩人能搭把手,殺豬賣肉,日子過得還算紅火。

至於她的孩子們,兩子一女,大兒子早年意外去世了,大女兒嫁了出去,小兒子今年剛滿五歲,還是需要她照顧的年紀。

鄧大娘本身又是遠嫁而來,娘家的親戚夠不著,這邊的親戚交心的也少。

她家的臘肉做的一向不錯,親戚們是嫉妒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