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郡主被他的這番舉動氣得臉色鐵青。廣陵郡王還在一旁埋怨,“你怎麼就不能跟明遠好好說話呢?總是居高臨下地嗬斥他,換做是我,我也不開心。”
康慧郡主一個眼風掃過來,蕭均朔看到連忙拽了拽廣陵郡王,小聲勸他,“祖父,姑母正在氣頭上,您就消停點兒吧,省得引火燒身。”
康慧郡主也在盛怒中慢慢平息下來,有些懊惱沒控製住情緒讓大好的局麵崩盤。沒跟盧明遠緩和關係不說,還失去了修林兩兄弟這一籌碼。
這麼大的虧,也隻有親生兒子能讓她吃下了。
不過,即便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以康慧郡主高傲自矜的性格,她也不會當眾承認。隻是裝作什麼都沒發生,跟廣陵郡王又說了會兒家常後就匆匆告彆。
走之前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盧明達還惦記著他二哥呢。聽了母親說沒有誰能不讓二哥回家後他便記得牢牢的,臨走之際非得讓盧明遠跟著他們一起回家。
可是盧明遠早已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就算遣人去叫他也不可能答應回去。康慧郡主萬般無奈之下隻得向他保證下一次再來廣陵郡王府上的時候二哥就會跟著一起回去。他這才心甘情願地離開。
而在此之前,盧明遠已經迫不及待地帶著修林二人回到了他在王府暫居的小院。帶著久彆重逢的喜悅向他們詢問他去北境後這段時間新京發生的事情。
據修林二人所講,他們在被康慧郡主收留後並未再入奴籍,而是以三公子盧明達的護衛的名義留在了盧府。
而且他們的行動也並未受到限製,除了每日陪同盧明達習文練武和玩耍一段時間外,他們都能在盧府自由出入。
修林和修山自幼被盧鬆毅所救並在他跟前長大,可以說除了盧明遠外他們是最難以忍受盧鬆毅無端蒙受不白之冤的人。
因此,在被康慧郡主告知他們若跟去北境不僅不能幫到盧明遠祖孫,反而會給他們惹上麻煩後,他們就決定留在新京暗中查探盧鬆毅的案情。
當然,他們也自知自身位卑人輕,一旦查案不慎泄露行藏說不定會給剛剛逃過一劫的盧熙昭和康慧郡主惹上麻煩,所以在暗中查證時萬分小心。
但這樣雖然保證了自身和主家的安全,查案的進展卻十分緩慢。
幸而他們在查案的過程中遇到了同樣在暗中查探此案的盧明遠的幾位至交好友,像昌平公主的幼子範誌恒、誠寧伯府的二公子李昱丞、刑部尚書的次孫錢不棄以及禦史台禦史中丞的第三子呂晏海等。
這些少年雖然都出身官宦之家,但因為不是長子、長孫,在家族中並不像他們的兄長那樣被嚴加管束、精心教養。
不過,所幸他們在紈絝的道路上一路向前狂奔的時候遇到了從北境回京的盧明遠。
光是被大齊軍神定國公盧鬆毅親自教養這一點,盧明遠就足以吸引這些正深陷英雄情結的少年們。所以他們很快自然而然地聚攏到了盧明遠的身邊。之後就逐漸被盧明遠自身的魅力所折服,大家互相交心、以誠相待,感情日益深厚。
而當盧鬆毅突然被構陷入獄後,這些少年也根本不相信那些被匆匆羅織出來強行安插道盧鬆毅頭上的罪名。他們不約而同地找上了自家長輩想要讓他們出麵相助,卻又都同樣被長輩們耳提麵命不許摻和此事。
沒有得到長輩的應允,他們便私下裡聯係準備靠自己的力量幫助盧明遠。可惜還未成行他們各自便被關在家中,想儘各種辦法、哪怕絕食相逼都沒能在事情塵埃落定前出來。
等他們重獲自由時,盧明遠早已跟著盧鬆毅到了北境,他們為此深感恥辱和慚愧。尤其是錢不棄,他爺爺正是主辦盧鬆毅一案的官員之一。為了這件事,錢不棄找他爺爺理論了很多次,結果每次都被老奸巨猾的刑部尚書耍得團團轉。
後來,錢不棄實在氣不過,便找來其餘幾人,商談暗中調查此案。一來,為他們此前未能出上力作彌補,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嘛;二來,等盧明遠回來有了他們前期的鋪墊,他就能更為快速地著手為盧鬆毅翻案。
但問題是,他們想要調查就得有人手。可他們都還生活在父母長輩的羽翼之下,手下聽調的人也都是長輩們贈與的,誰知道他們心裡真正的主子是誰?
萬一因為派這些人去調查走漏了風聲,豈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有了這層考量,他們隻好親身上陣,或者花錢雇傭幫閒。但這樣下來效率何其低下!
就在他們快撐不住想要放棄的時候,恰好遇到了有著同樣目的的修林和修山他們。
錢不棄這些人父輩皆在朝為官,他們有接觸到與案情相關的檔案的門道,但卻無人可用。而修林二人武藝高強、能力出眾,但他們畢竟地位低下,根本穿不透重重官牆。
雙方完美互補,一拍即合。一番努力之下,還真讓他們查到了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案情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