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采訪問的問題也很樸實,像是詢問是什麼讓她毅然決然地跳入大海之中,救一個完全陌生的人?
“林同誌,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失手了,那麼有可能搭上你的生命。倘若真出現那樣的情況,你的愛人,你的孩子,還有你的父母,你想過嗎?”
林穗笑著道:“對生命的敬畏讓我無法在當時思考那麼多,但是事後我的確是有害怕的。”
“也就是說,當時你是下意識地就跳入了海裡救人,而從沒想過自己的安危嗎?”
記者問。
林穗點頭。
“當時情況緊急,若是因為我的猶豫而導致一條生命的消逝,那麼我這輩子都會活在自責內疚當中。”
“那若是你下去了,沒把人救上來呢你想過嗎?”
“沒有。”
林穗開口:“事實上,在生死關頭,很多東西都來不及想,那個時候就隻有一個念頭,救人。我有那個救人的能力,一定要去嘗試救人。是否能救上來,救不上來怎麼辦,我都沒有想過。”
“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習慣性地先衡量利弊,那麼可能最後都會得不償失。”
“因為對生命的敬畏,知道每一條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在生死關頭,第一選擇就是拯救生命。”
至於她自己本人的安全,她也會儘力保證的。
但是你要說在見義勇為之前先去衡量一遍利弊,說真的,這就沒意思了。
當然她認可的是,能力範圍內的見義勇為。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就該果斷馬上尋求更有能力的人的幫助。
問話的記者是羅威,記錄的是陳晨。
林穗的話,讓記錄的陳晨好幾次抬起頭看她。
林穗不認為自己的話有任何的不妥。
記者也沒有覺得她的話不妥。
就是他們很少遇到如此年輕,但是卻如此堅定的女同誌。
她對待生命的看法,與他們這些當兵的人完全一致。
羅麗芳也是連連點頭,越發覺得自己沒看錯,小陸的對象就是個好的。
小兩口的覺悟彆提多高了。
她為老方有這樣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記者們做完了采訪,就詢問能不能跟林穗合照一張,林穗自然也不會拒絕。
拍完照,記者就要離開了。
林穗留他們在家吃午飯,記者同誌連連擺手。
羅麗芳也道:“已經說好了去飯堂吃的,我這就帶他們過去,等我有空了再來找你聊天。”
現在每家每戶都不富裕,每個人的糧食份額那都是定好了的。
若是他們真的要留在林穗家吃飯,那林穗家這個月的生活就難過了。
(這是他們想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陸野‘知法犯法‘,敢跟投機倒把的人買東西。林穗也沒表現出來。)
帶去飯堂吃,上麵有補貼在飯堂那邊。
不能影響同誌們的正常生活。
林穗明白其中關鍵,也不多挽留。
“那您路上慢點。”
說著又跟記者道謝,送他們出門:“辛苦三位同誌大老遠跑一趟了,後續若是還有什麼需要我配合工作的,可以隨時打電話或者寫信過來給我。”
禮節方麵,林穗做得非常好。
羅麗芳笑著揮了揮手,帶著記者們離開了。
他們一走,圍在林穗家門口的人就擠了進來。
“陸副團家的,你剛剛不緊張啊?”
“那個大盒子照你的時候你不怕嗎?那是照相吧?他們說那東西能把人的魂攝進去,很快人就會死了。”
家屬們大部分都是從農村來的,在大家都吃不飽的年代裡,照相對很多人來說,聽過,沒見過。
因此難免道聽途說的,傳得有些離譜了。